《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认识“块、捉、急、直”等生字和提土旁;会写“河、说、听、哥”4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2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学习第1自然段 1.引人学习,读好课题。 2.读课文第1自然段: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指名读,学习“一块儿”,认识生字“块”和提土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二、读准课文,初步感知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
2、.请三位学生分段轮读第2一4段。 根据学生读文情况随机正音,点拨难读的词语和句子。预设点: (1)“不”的变调:捉不(b)到 不(b)行 不(b)会 不(b)信 (2)短语的朗读:急得直哭 吃得很欢 偷偷地跟 飞快地游 (3)在句中读好平翘舌音: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一方面是对学生初读自学的检测,另一方面也是生字的复现,目的在于巩固生字的识记。 3.借助提示,运用上面学的词语,说一说。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当小公鸡看见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就( );当小鸭子听见小公鸡落水喊救命时,就( )。 自由说指名说一一同桌互说。 设计意
3、图:这一环节既是让学生对故事有整体把握,又可以对所学的生字新词有一个巩固和运用的机会。 三、读好第2自然段,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数数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 3.请学生逐句朗读,重点指导朗读好第2句和第3句。 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因为找到了许多虫子,所以小公鸡可以尽情地吃,很开心,很高兴;再通过朗读体会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着急、伤心。 教师点评指导,以评促读。 4.小公鸡吃虫子,还会吃得怎么样呢?小鸭子吃不到,又会急得怎么样呢? 出示“吃得”“急得”说一说 在积
4、累“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的基础上拓展积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情境,读好这几句话,同时积累词语。 5.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表现小公鸡和小鸭子不同的心情。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河 说 听 哥 1.课件出示生字或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 将4个字中的“口”变红,引导学生观察这4个“口”位置和形状的不同。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书写,点评。 设计意图:“河、说、听、哥”这4个字中都含有“口”,它在不同字、不同位置的书写各不一样,把这4个字放在一起指导书写,有利于区别掌握。 小
5、公鸡和小鸭子教案2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了解鸭子和鸡的不同特征。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能正确说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能用“一块儿”、“飞快地”造句。 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用“一块儿”、“飞快地”造句。 教具准备 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7 小公鸡和小鸭子 二、指导学生看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图画,指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说说图意后,师小结:第一幅图
6、画的是小公鸡找到小虫子给小鸭子吃,第二幅图画的是小鸭子救小公鸡上岸。 2.学生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3.提出生字: hun yn s tu mng 唤 淹 死 偷 命 4.教学生字。 5.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6、联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叫唤:叫的意思; 淹死: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偷偷地: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救命:和“淹死”对照讲解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写字词,讲词义。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听)写词语: 淹死 救命 叫唤 偷偷地 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
7、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说说事情的地点和人物各是什么? 地点:草堆里 人物:小公鸡 小鸭子 (3)小公鸡为什么能找到许多虫子?小鸭子怎么样?小公鸡看见了什么?它为什么找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4)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第一自然段讲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找虫子吃。) 2.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它们又来到什么地方?小鸭子说什么?小公鸡说什么?小鸭子听了,说什么?齐读小鸭子的话。但小公鸡听小鸭子的话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分角色读小鸭子和小公鸡的对话。 (4)指名说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自然段讲小鸭子不让小公鸡
8、到河里捉鱼,小公鸡偷偷地跟它后面下了河。 三、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四、作业。 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段的意思。 二、读讲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思考: (1)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的时候,忽然听见什么? (鸭子听见小公鸡的救命声。) (2) 它是怎么做的? (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往岸边游去,把小公鸡送上了岸。) (3) 小公鸡说什么? 4.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自然段讲小鸭子救小公鸡。) 5.齐
9、读。 三、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小公鸡的嘴尖尖的,不会游水;小鸭子的嘴扁扁的,会游水。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叫唤。小公鸡找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听见小公鸡在河里喊救命,飞快地游过去,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把它救上岸。 3.教育学生要向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和默写课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二、做课后练习题。 1.第2题: (1) 读第三自然段。 (2) 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3) 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4)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第3题
10、: (1) 出示题目: 小公鸡的嘴( )的,会( ),不会( )。 小鸭子的嘴( )的,会( ),不会( )。 (2)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3) 小结。 3.第4题: (1) 读下面的句子: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去玩。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2) 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3) 让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4) 把说的句子写下来。 4.第5题: (1) 读下面的一段话。 小鸭子听见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往岸边游去。它飞快地向小公鸡身边游去。 (2)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什么错误。(句子顺序错了) (3) 让学生重新排列一下。 (4) 齐读排好的句子。 三、作
11、业。 第2.3.4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3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 本篇课文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
12、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1.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1.多媒体。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学生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
13、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uir zhu zh n s tu tu de h sh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
14、化音“一块儿”;“ 偷偷地” 中“地”读轻声;“身边” 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转盘游戏读生字。 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 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反馈、评价。 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河” :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
15、(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整体位置,左窄右宽。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 “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小鸭子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
16、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
17、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
18、: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
19、很着急。) 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鸭子_说:“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公鸡和小鸭子 公鸡 小鸭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