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docx
《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1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对此更是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一样。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活动抓住大班幼儿喜欢画画的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条件,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
2、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 2.经验准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你最擅长画什么?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 妈(哦,你妈 妈听了肯定很开心)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汪老师也想请大家来画一幅画,请大家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 师小结:就是头顶天,脚踩地,所以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课件: 生动形
3、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要“头顶天,脚踩地”。 (评析: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 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这张黄色的纸和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 幼:被折过了。 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同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
4、人。 提醒:不受折线的影响画小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 幼1:手断开了。 幼2:身体断开了。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师: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怎么连? 幼儿上台尝试连线。 师小结:在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方都要连起来。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变形、脚变形 师:想想应该怎么画呢? 师小结: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方用线连起来。 师:画一张与众不同的。 (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
5、”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而这里的多媒体 课件 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幼儿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观察、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 师:你觉得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 (2)欣赏课件各种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效果。 (评析:此环节幼儿相互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高潮。欣赏课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三、活动反思 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 孩子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非常类似于照哈哈镜
6、的效果,充满童趣, 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一开始,请孩子绘画观察到的“小人”形象,这一环节虽然是让孩子绘画简单的单线小人,但实际是在挑战大班孩子的观察习惯与能力,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孩子就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所见,而不是自己的所想。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不太了解,没有把这部分环节删除,如果班内幼儿有较好地探究、观察的习惯,讨论下来觉得这部分环节是可以删除的,删除以后孩子发现的内容可能会更加丰富一些。另外,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们拿到纸后会有意识地避开折
7、线来画,因此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强调什么是“顶天立地”,撑满整张纸,这样孩子出错的几率就会变小。 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2 设计思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玩到了这个很好玩的“小人”游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于是就尝试把它设计成大班的美术探究活动。 探究元素之一:趣味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教师们在讨论与尝试中也会因此而乐此不疲地探究。 探究元素之二:发现 随着折纸方向、方法以及落在折线部位内容的多
8、变,探究“小人”造型的变化会变得无限可能。大班幼儿已有的绘画技能和对事物摆放位置的空间经验都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了条件。因此,一旦发现变形夸张的原由,无意创造就变成了有意想象与创造,幼儿也会不满足于一个活动的所获,希望可以把学到的和感悟到的迁移到更多、更广的领域。 探究元素之三:简单 将探究活动的元素整合到美术活动中,常常会使教学具变得很烦琐,此活动材料简单也是教师喜欢的一个原因。日常教学研讨中,教师们看到心仪的活动总想自己回去模仿和尝试,而材料简单是很大的一个考量。另外,该活动对幼儿前期的生活经验要求不高,尝试相对比较容易。 探究元素之四:可持续发展 “小人”的材料随手可得,当幼儿理解方法
9、后,会迁移探究对象。只要想玩,幼儿能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手折、随手画。有的幼儿会尝试写英语字母,有的幼儿还会尝试画动植物等,由此,就有了不断实践与延伸的可能。 活动目标: 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桌子4张,幼儿14名,小筐4个,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5支,黑板一块。 2两种浅色的纸,其中折好的长方形纸42张、没折的纸(如A4纸的14大小)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喜欢画什么。 教师提问并鼓励: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你最喜欢画什么?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今天
10、,我们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顶天立地”,一般情况幼儿都能理解与表述,教师亦可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造型。(如图1) (此时,教师可以留意每个孩子观察的特点,请观察完的幼儿举手表示“观察完毕”。) 1 幼儿在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请幼儿找出小筐内的纸(没有折过的),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 (教师边交代边取走图片,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留意幼儿观察后所画出的“小人”造型。等幼儿画好后,可以取出图片让幼儿对照。) 二、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
11、天立地的小人”。(如图2) (1)教师:请你取出另一种颜色的纸(折好的纸),再次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而且要增加一个要求:不准打开这张纸。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新增的要求,可请幼儿取出纸进行观察,发现纸是折过的,继而帮助幼儿理解这次是在折过的纸上画画。)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 (教师观察幼儿纸张摆放或选择绘画的位置,同时留意幼儿第二次绘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比第一次更仔细,随机表扬、提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你画的“小人”怎么了?他画的“小人”为何没有断开,你画的“小人”为 (教师从幼儿作品中选出几幅,在幼儿观察比较后引发思考。尝试寻找作品断开的原因,
12、进而观察发现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会断开。)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教师引导: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当幼儿想出用线连接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幼儿上来示范,继而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画完。如图3、图4) 2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5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1)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画画的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提示幼儿:如果要把某个部位变长,必须把它画在什么地方?幼儿会说折线上。)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与众
13、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教师观察幼儿再次在折纸上进行绘画,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如脸部器官变形、头发变形、身体的几个部位同时变形等。)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交流所画的“小人”,将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分类张贴,教师要尊重幼儿对同伴的评价,切忌以自己的评价标准左右幼儿。)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教师提示: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尝试画别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好玩的发现? 小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带着这张纸回去试试吧。 建议 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技巧,幼儿也有较好的探究习惯
14、与能力,可以删除第一环节中关于“顶天立地的小人”元素,直接进入第二环节,或许探究与发现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幼儿的发现视角也将会变得更有趣味,有兴趣的教师不妨试一试。 哈哈小人大班美术教案3 教案目的 1、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 2、乐意探索,感受活动的趣味。 教案准备 5张桌子、幼儿20名、盒子5个、记号笔20支、黑板两块、红、黄、蓝、绿色彩纸各20张、完整范例。 教案流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人物造型。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朋友,他听说大三班的小朋友本领很大的,所以要考考你们。你们听好他的要求,就能和他一起做有趣的游戏。 2、题一:请你为他照张相,(出示图一)引导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哈 小人 大班 美术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