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1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文件奏折、宣传图画等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在社会各界的反应进行对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收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
2、力。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老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观点的产生。 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一、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二、难点: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原因的认识。 新课。 1课时。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
3、多媒体课件。 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引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引导学生察看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时局图,中国面临瓜分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学习新课: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请同
4、学们阅读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思考:康、梁等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请学生试着归纳:上书皇帝、创办报刊、创办新学堂、成立学会、着书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公车上书?有何影响?引导学生回答?冲击了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国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百日维新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百日维新,思考:戊戌变法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时间是哪年?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主要内容?结果?性质?影响? 关于变法法令内容,试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来归纳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
5、学生理解分析。讲述中可对每一项内容设问,如政治方面: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为那些人开了路;裁撤冗官,是那些官,他们会支持吗?经济方面的措施,则有什么作用?文化方面的措施,又会有什么作用? 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2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解释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培养我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导入框谭嗣同的事迹导入 一、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上书? 2、此事件的意义: 3、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报刊: 组织的团体
6、: 强学会的机关报: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 二、百日维新 1、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并颁布变法令的皇帝是: 2、百日维新的时间: 3、内容: 4、为什么此次变法被称为戊戌变法? 5、变法的结果: 6、变法失败的原因: 7、维新人士的结局: 8、列举戊戌六君子: 9、这次变法为何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但不发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活动都不可能成功。 教学重点: 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历史意义。 教学方
7、法: 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导入新课: 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 3、讲授新课: 一、保国会的成立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让学
8、生阅读P81P92内容) 2、康、梁组织保国会 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 光绪帝 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 三、戊戌政变 1、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 2、百日维新失败 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 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
9、,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小结: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课后记: 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公开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戊戌变法 公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