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稻草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草人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稻草人教案稻草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
2、,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 稻草人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
3、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叶圣陶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战士资料,介绍。 3、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稻草人就选自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读一读。 2、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明读一读
4、,其他正音。 (2)教师仪进行再强调。 (3)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 4、指名反馈:文中的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第一自然段)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 6、指名反馈。(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 7、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教师: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稻草人,一个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妇人。
5、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 2、指名反馈:再读课文后,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的稻草人;这是一个()的老妇人。 3、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 4、集体反馈。 5、教学建议: (1)学生反馈语句,学生一起读一读。 (2)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老妇人啊!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帮助老妇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着急呀!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稻草人焦急的语句,有感
6、情地读一读。 7、教师: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象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 四、课堂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则悲戚的童话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稻草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童话作品。 2、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童话作品时,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3、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看到的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借
7、助插图,简介叶圣陶及他的童话作品。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 2、出示稻草人插图,让学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 三、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简要说说这三件事的内容。 四、重点讲解第一个故事: 1、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它想到了什么? 2、自读稻草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4、交流: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5、小结第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稻草人做事非常尽职尽则。 6、简要说说第一个
8、故事的内容。 五、以第一个故事为标准,略讲第二、第三个故事 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的事情及想到的内容。让同学们读一读。 六、概括出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拓展:现实生活中,有哪一类人象稻草人? 作业:续写稻草人的故事。(抓住稻草人的特点,它所看到的、想到的去写) 稻草人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9、,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聚在一起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请大家读导读。读后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哪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点拨:“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还有:散文、诗歌、剧本、小说、寓言、民间传说等。童话的特征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 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
10、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简介: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自己读课文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方面。 三、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喉、穗”等生字。 四、指导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
11、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职、善良)。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六、小结 板书设计: 稻草人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稻草人的用处,产生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幼
12、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旅行,开心不开心啊? 瞧!我们来到了哪里?(稻田) 那我们就看看在稻田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观看课件) 提问:兔子帮忙了吗?它是怎样说的?稻草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1、 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做呢? 2、 小狗帮忙了吗?稻草人满意吗? 3、 你觉得小猴做的对吗?那你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谁成了稻草人的朋友,小猴是用什么办法使稻草人快活起来的? 二、那你们身边有没有谁遇到了困难?而你又是怎样帮助他的呢?(幼儿交流) 三、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人遇到了困难,现在就请小朋友自
13、己去参观一下。 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这还有份作业让小朋友到区域中去做呢?(操作材料) 说课 活动的价值: 一、通过活动,激发孩子亲近自然,产生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尤其是儿童生活周围的稻草,对儿童有着强烈地吸引力。稻草就在儿童身边,儿童经常能看到,但到底稻草能干些什么?孩子很想弄个明白,通过稻草人的朋友这个活动,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思考、讨论、稻草的过程中,孩子会随着对稻草的认识、逐步加深了解。同时,使孩子的亲近大自然,喜爱农作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二、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探究的
14、兴趣。 在以往的活动所不同的是,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幼儿自己学习的能力,注重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过程,重视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请求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调灌输式地把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孩子,完全不顾孩子的需要。因此,教育环节是一个大框框,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细节,教师在参与孩子共同观察,讨论过程中,积极促使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多媒体课件、环境中的人和事(同伴的协商、向老师求助)等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尽可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 极接纳儿童的观点,并且能接纳不同的观点,认同儿童的认知,积极运用激发、引导、鼓励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学习积极性更高。 三、
15、尝试确立过程性目标。 以往的常识活动一般定位是结果性目标。如知道,了解,掌握等。本次活动属于过程性目标。预先只是由宽泛的目标引导,通过活动过程本身展开,注重儿童经历思维和体验的过程。虽然也有看看,讲讲外形特征,但知识点的落实只是常识活动的载体、手段,而不是目的。主要目的是激起儿童对蚂蚁有一种关 注,亲近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大胆地、无拘束地提出问题的积极态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追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激发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持续的生活体验。 当今,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在观念上强调注重过程,在评价时强调结果,用预定的知识、技能的目标达成度来衡量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草人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