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教案.docx
《《离骚》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的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离骚的教案离骚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屈原和离骚(历史地位、影响、体裁、重读);诗的鉴赏。 思想教育目标:屈原的高洁品质。 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先秦诗歌除了诗经外,就是屈原的骚体诗了。 1屈原和离骚简介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汉代以后,楚辞
2、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家。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名平,字原。曾作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2范读-自读-诵读。 3请一两个同学读诗。 4讲析选诗- (1)离骚节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解释熟悉陌生的字词或多音字,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甚至初步成诵。 2仔细阅读书下解释和课文说明,了解屈
3、原的处境和思想感情,理解熟记重点词,重点句的内容大意,在此基上串讲并熟悉其语言特点。 3在串讲中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主旨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分析节选部分13节诗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在此基础,再读直至熟练背诵。 4鉴赏品味。 (2)讲、读、背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情怀。 第一节: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摇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
4、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3)后六节(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
5、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2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骚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