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
2、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 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
3、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
4、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二、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5、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
6、?一个“总”说明什么?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 “轻盈敏捷” ?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过程,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面面俱到。认真地读四到五自然段,把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写出来。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是怎样写的,这样对你写有帮助。 1
7、0、指名说,只要说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
8、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学习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2、能不能用图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事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复述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述课文。 1、能不能按照上节课所填写的图表说
9、一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练说。 3、班级展示。 二、拓展资料: 1、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文章,读一读,看看跟夜晚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完成练习 1、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2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知道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雷达是探测的仪器,前者是自然界里的动物,后者是
10、人类的一种发明创造,看起来毫不相干,然而,人类的许多创造发明都从动物身上得到启迪,那么蝙蝠它给人们什么启示呢?你想知道吗?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哪几段说的是一个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一)认读生字词。(卡片) (二)找四五名同学读课文 (查:生字读音,文字正确流利。)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一)回顾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一读二想三并 (二)请七名同学分别读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每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大家议论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哪几段意思相近。 (四)将相近意思的段合并为一大段。独立一个意思的为一
11、段。按一定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分段结果:第一段是第1、2自然段;第二段是第36自然段;第三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 (五)归纳段落大意。 1.归纳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 (1)要抓住主要内容。 (2)语言要简练。 2.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 教师给方法,出示小黑板。“独立成段的抓重点句;合并成段的,舍弃次要,抓主要。” 3.学生根据方法,讨论如何归纳段落大意。 (讨论过程:第一段中的第1自然段讲了一架飞机在安全夜航。第2自然段就这个现象提出问题。段意可概括为,由飞机夜航的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第二段中讲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为什
12、么会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讲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这么多内容,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2,选择正确的第二段段意。第三段只有一个自然段。讲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还着重讲了雷达的工作原理。这两点中最主要就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把这个作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练习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 六、个人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七、全班交流 (一)提出难懂词语。 (二)大家进行解答。 八、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九、作业 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
13、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这节课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知道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二、找三名同学读书。大家思考:文章开头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课文哪段具体解答了这个问题 三、变序教学,先学首尾段 (一)默读首尾段,了解写作特点。 (二)提问: 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 理解词语:漆黑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 3.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理解词语:“摹仿、启示、障碍”。 (板书:天线、荧光屏、电波、反射、障碍物) 4.先提出问题,最后
14、解答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三)请两名同学分别读首尾段。 过渡:科学家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果呢?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学习第二段 (一)个人小声阅读第二段。思考: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边读边划。 (二)提问: 1.蝙蝠夜间飞行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蝙蝠不但能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无论怎么飞,也不会同任何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的避开,通过“即使也”这个词看出来的。) 2.从这些特点中反映出什么?(蝙蝠夜间飞行,就如同在白天飞行一样动作灵巧,反映敏锐。) 3.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科学家为了揭示这个秘密,做了
15、几次试验,都是怎么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1.个人默读4、5自然段。 2.找单人读4、5自然段。 大家思考: (1)课文对哪次试验作了比较详细介绍? (2)对试验做了哪些介绍? (四)学生议论发言,理解词语“横七竖八”。 (答案:课文把第一次试验叙述得比较具体,讲了试验的时间、场所、条件、情况和结果。) (五)请同学当一回“科学家”,将三次试验填写在表格中进行汇报。 (六)教师小结: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
16、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什么。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过渡:蝙蝠到底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七)单人读第6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划、划出与问题有关的重点词语。 1.提问。 2.理解词语“反复研究”、“终于”。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1)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不辞辛苦、刻苦钻研的精神。(2)结论是来之不易的。) 3.让同学画画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草图。 4.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飞行的。 (板书:嘴、耳朵、超声、反射) 过渡: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 (一)同座位的同学议论,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 1.学生试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
17、 2.做填空练习。 3.对照投影或板书说说雷达和蝙蝠的对应关系。 (二)讨论发言。从这一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由议论。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创造,也是人们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六、请三名同学读全文 七、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安全飞行的事例,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学习任务: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要求能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运用。 二、温习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接力朗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
18、词的读音 (一)学生自己读生字表和课后词语。 (二)用生字词的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四、学生个人分析和记忆字形,懂得意思 (一)分析字形结构,偏旁部首。 (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扩词,丰富词汇。 五、集体学习 (一)要强调字音的生字有: “即”是第二声“j0”,不要读成第四声“j”。 “塞”是平舌音,要读准。 “竖、钟、超、障”是翘舌音,要读清楚。 (二)要强调字形的生字有: “即”字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 “荧”字下边是“火”,不要写成“虫”或“玉”。 “配”的左半部不要少写一横。 教学步骤: (三)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字音易读错,然后,说说要注意什么。再找一找哪些字形易
19、写错,怎么记住它们。 (四)区别形近字,组词练习。 坚()荧()配()摹()塞()竖()萤()醒()幕()赛() (五)学生提出难理解的字义或词义,大家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议论解答。 如: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意思指眼光尖锐。 摹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障碍阻挡、限制。本课指超声波遇到影响、限制的东西就反射回来。 六、造句指导 (一)弄懂“反复、证明”的意思 “反复”在本课中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的意思。 “证明”在本课当作动词用。是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事物的真实性。 (二)教师造范句进行引导。 反复经过反复练习,小红终于把小青蛙这支曲子弹会了。 证明看见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小明说要下雨了。果然,不一会儿天上飘来一片乌云,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证明小明说的是对的。 (三)学生练习造句。 注意用这两个词造句时,要把事讲清楚,不能太笼统、太含糊。 七、练笔 (一)带领学生做一个吹球的小实验。 (二)说说实验过程。 (三)按照课文中介绍试验的方法,把这个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八、作业 (一)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第 16 页 共 1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