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二】.docx
《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二】 辛勤耕耘知识地,寒窗苦读数十年。今朝征战上考场,自信饱满书人生。奋笔疾书智慧语,锦绣文章佳偶成。金榜题名必然事,鱼跃龙门花盛放。努力备考,考到理想院校!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 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供您查阅。 第二章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辨证唯物主义的特质观: (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1、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认为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物质;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
2、,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或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简答或多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1、他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2、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坚持了辨证法的物质观,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简答)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通和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2、其区别是:哲学物质范
3、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普遍本质的概括,是一般;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以具体物质形态特殊本质的概括,是个别,它随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其联系是: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自然科学基顾,哲学物质范畴为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一)、运动范畴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的根要方式和根本属性。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包括形而上学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观)(简答或选择)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谁也离不开谁。 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
4、质是形而上学; 2、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包括什么是静止) 1、二者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二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是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是静中有动;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 一个事物相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事物外在量变过程中,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静止是相对的静止。 3、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动论和绝对主义,夸大
5、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辨论。 其意义是: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因为运动只有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和测量出来,所以要承认相对静止; 2、只有承认相对静上,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也是物质分化的条件;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能才区分不同事物。 (四)、运动的规律性(事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多选,简答) 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在内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的特点是:规律具有稳定、普遍性、重复性、客观性。因此规律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三、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简答或选择) (一)、时间、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22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知识点【二】 2022 自考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重点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