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1 活动设计背景 在这个变化莫测自我的社会里,孩子们对环保意识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随时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随手乱折树枝、花草,更多人类还在砍伐树木,导致地球灾难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我们从孩子开始教育,从身边开始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初步了解植物的陪护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难点) 2、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重点) 活动准备 1、联系园林师与社区合作 2、灌浇植
2、物的水桶若干 3、制作“保护植物”的标志 4、植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导入)部分 一、师幼谈话,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社区,这里有很多很多花草、树木,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图片,来看一看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 2、通过观察植物图片(树木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所有植物生长都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怎样生长的?它要经历多久才能成为高大、粗壮的树?” (2)提问:“一颗树的成长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几年。) 教师小结:对,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颗大树需要1
3、0几年,有的还更久20年、30年,所以树木需要我们大家的爱护和栽培,如果,经常破坏它,我们身边的绿色植物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差。 基本部分 二、通过问答形式,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1、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树和我们人类有什么联系?”(树是人类的朋友。)(树可以排除氧气,供我们人类呼吸。)(树还能吸收我们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树可以保护我们的房子,把风挡住。)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对,树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能绿化环境、美丽城市,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现在我们请社区阿姨(园林师)和我们来讲一讲,
4、我们要怎样保护树木 1、社区阿姨提问:“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小区里有没有看到园艺工人在养护树木啊?”(有,工人叔叔会帮助修剪。)“你们知道一颗树生长需要我们人类怎样帮助它们吗?”(需要我们的给它浇水。)(冬天给它们“穿上衣服”。) 社区阿姨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一颗树长大需要我们去浇水,还需要我们去帮助它们修剪,怎样我们的环境就更加美丽、整洁了,所以,小朋友们平时,也要爱护植物,让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成长。 结束部分 四、组织幼儿为植物浇水并贴上保护植物的标志 1、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和社区阿姨一起去给植物浇水,然后把保护植物的标志贴在上面,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要爱护植物。”(好的。) 活动延伸
5、 五、活动延伸 1、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护社区植物,共建美好家园。 2、让幼儿探索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反思 1、本次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明确,让幼儿明确意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学活动落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对树木生长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提问中互动不起来,通过图片的引导,孩子们开始想象、探索纷纷举手发言。开始活跃起来。 3、在以前传统的按班教学中孩子们都是按部就班,这次通过和社区合作进行教学,在加强社会教学形式的同时,丰富了孩子的科学知识。 4、如果重新上本次课程,我会在开始部分先让孩子们观察社区树木,再通过图片来讨论,让幼儿有感触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树木
6、与人类有关的大量图片(比如:沙尘暴、洪水、树木被砍伐等。)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很重要。 5、我在教学本次课程中,老教师们的评价是: (1)总体环节流畅,幼儿能完整的接受并有一定的效果。 (2)师生能互动 (3)导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2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
7、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
8、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9、活动反思: 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 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 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 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 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 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 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
10、,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 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 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 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 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3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
11、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幼儿园 中班 科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