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 3 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思维导图考纲解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理解区域地理背景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影响,学会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微专题一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条件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1)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 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3)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著名侨乡,改革开放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成就(1) 经济
2、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2) 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珠
3、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 年1990 年以后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 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大量劳动力,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依
4、靠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生活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区该地区城市数量猛增,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工业化极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两个阶段的特点概括如下:(1) 第一阶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 第二阶段考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
5、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D 解析注意观察图像, 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微专题二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主要问题(1)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出现水质性缺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使一些河流成了“废水池”和“垃圾池”,水污染使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2) 人地矛盾加剧主要是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
6、,导致农业用地急剧减少。(3) 重复建设突出城镇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缺乏合理规划,造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投资的巨大浪费。2对策(1)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城镇规模要适度城镇应合理布局1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现将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归纳如下:问题表现原因对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工业和生活污水、 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工业发展和人口
7、激增;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人地矛盾加剧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盲目扩大规模, 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城镇规模要适度;搞好区域规划,加强分工与合作,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协调与发展2.
8、产业结构升级(1) 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廉价、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2) 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增加缓慢或变化不明显。发达国家产业升级过程:发展钢铁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考向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2012江苏地理)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
9、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起以化工、 机械、 纺织、 电子、 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 1990 20XX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 题。1199020XX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逐渐将纺织、 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 答案1.D 2.B 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第 1 题, 读
10、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 年略有回升, 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 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较小, 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第 2 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3(2014江苏地理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XX 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 1 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图 2 为长三角地区苏州、 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 18 20 (1) 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 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
12、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_、_。( 填写序号 ) 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 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 为 把 长 三 角 城 市 群 建 成 具 有 较 强 竞 争 力 的 世 界 级 城 市 群 , 需 采 取 的 措 施 是_ _ _ 。答案(1) 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 (3) 苏州发展速度快于
13、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 通达性 ) 。(4) 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第(1) 题,解答该题要结合图1、表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第(2) 题,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第(3) 题,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2,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1、图 2 中的图例。第(4) 题,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
14、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思维建模现实问题探究题型突破方法1题型分析现实问题探究型问题是指以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的重大地理事件为背景而设计的试题,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该类题型在命题取材和设问上有以下特征:(1) 素材选择突出地理性。多选择具有全局性、长效性、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素材蕴含空间地域性、逻辑规律性、人地关系性。(2) 试题设计体现地理方法。现实问题只是问题的“外壳”,试题设计坚持用所学原理分析热点所蕴含的地理元素,倡导学以致用,通过题目内涵来体现地理的价值与功能。(3) 素材与设问关联性强。热点材料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解答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 20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21280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