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复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复习题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二 )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二专题三 ) 知识细梳理六国论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转折 ) 古义: _ (2)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 _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另提一事古义: _ (4)后秦击赵者再今义:表示又一次古义: _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今义:智慧古义: _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义
2、: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续性,能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 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亡诸侯之所亡() 燕虽小国而后亡() (2)惜子孙视之不甚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犹犹抱薪救火 () 良将犹在() (4)终终继五国迁灭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始始有远略 () 始速祸焉 () (6)为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 (7)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8)向向使三国
3、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9)兵而秦兵又至矣 () 斯用兵之效也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日削月割 () (2)以地事秦 () (3)义不赂秦 ()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5)不能独完() (6)李牧连却之()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举以予人。 () 译文:_ (2)赵尝五战于秦。() 译文:_ (3)苟以天下之大() 译文:_ (4)弊在赂秦也。() 译文:_ (5)洎牧以谗诛。() 译文:_ 答案 一、 (1)“厌 ”同“餍”;(2)“当”同“倘 ”。二、(1)它的实际数量;(2)祖辈与父辈; (3)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
4、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 “以致 ”、 “以至于 ”;(4)两次; (5)智谋、国力;(6)旧事,成例。三、 (1)丢掉 /灭亡; (2)珍惜 /惋惜; (3)如同 /仍然; (4)终于 /到终结; (5)起初 /才; (6)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7)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8)以前,方位词 /朝着,动词; (9)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四、 (1)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名词作动词,侍奉;(3)名词用作动词,坚守正义; (4)名词用作动词, 礼遇; (5)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五、 (1)省略宾语
5、 “之”拿它 (土地 )来送给别人。(2)于秦五战,介宾短语后置赵国曾经多次对秦国作战。(3)大天下,定语后置假如我们倚仗着这样大的国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省略主语 “其”(六国 )的弊病在于贿赂秦国。(5)动词 “诛 ”本身具有被动语态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阿房宫赋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古义: _ (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古义: _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今义:收集并保藏古义:
6、 _ (4)可怜焦土今义:怜悯古义: 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一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晋陶渊明独爱菊() (3)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留取丹心照汗青 () (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焉盘盘焉,囷囷焉 () 或师焉,或不焉 () 且焉置土石 () 未知生,焉知死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而骊山北构而西折 () 不敢言而敢怒 (
7、) 谁得而族灭也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六王毕() (2)四海一() (3)骊山北构而西折() (4)辇来于秦 () (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8)朝歌夜弦 () (9)族秦者,秦也 ()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译文:_ (2)戍卒叫,函谷举。(
8、) 译文:_ (3)谁得而族灭也?() 译文:_ 答案 一、(1)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天气; (3)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4)可惜。二、 (1)统一 /数词; (2)喜爱 /爱护 /吝惜 /喜欢; (3)夺取 /提取 /拿/着,助词; (4)灭族 /类/家族; (5) 的样子 /表示停顿,助词/相当于 “于何 ”,译为 “哪里 ”/怎么 /兼词,之于; (6)顺接 /却,表转折 /表承接,可不译/表顺承,可不译/表递进,并且。三、 (1)形容词用作动词,灭亡;(2)数词用作动词,统一;(3)名词用作状语,从骊山;向北;向西; (4)名词作状语,乘辇车;(5)名词作状语,像腰
9、带一样;像牙齿一样;(6)名词作动词;把宝鼎看做;把宝玉看做;把黄金看做;把珍珠看做;(7)名词用作动词,飘来云彩;出现蛟龙; 出现彩虹; (8)名词作动词, 奏乐;(9)名词作动词, 灭族;(10)意动用法, 以为鉴。四、 (1)疑问代词 “何”表疑问;省略介词“于”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就像蛟龙,可是没有风云涌起,怎么会有蛟龙飞腾?(2)“举”有被攻占之意,为被动句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3)疑问代词 “谁”与“也” 表疑问;省宾语“秦国 ”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素材巧链接链接篇目:六国论【素材点金】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适用话题:换个角度思维
10、,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适用范围:善始还要善终;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素材运用】示例: 团结合作。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
11、对垒,而是一比一, 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很多吗?链接篇目:阿房宫赋【素材点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历史的遗忘便是对历史的背叛,对历史的遗忘注定着历史的重演。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已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些慷慨献身的英雄也被岁月无情的湮没,抛到了冷清的角落。湮没了荒城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但是岁月带不走那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这百年的屈辱史,更不能忘记为了民族复兴、祖国复兴而牺牲的先烈们。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铭记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 撼心灵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铭记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铭记那浓浓的炮声、震天的呐喊、咚咚的战鼓。【素材运用】示例: 爱护文化遗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今天, 象项羽那样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掉的行为似乎没有了,但是, 漠视、 蚕食、占据、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些现象,和项羽的所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