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上厘米和米教案集体备课_ .pdf
《2022年二上厘米和米教案集体备课_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上厘米和米教案集体备课_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二上第六单元厘米和米教案集体备课_(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第三册 ) 课题:量一量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常用尺,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2通过对长方形各条边以及折痕的测量,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培养学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与难点: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表象认识。 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测量方法的操作能力。课前准备:米尺一把、卷尺一把、学生尺一把、三角尺一副、一张长方形纸。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活动一 :认识尺1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尺呢?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
2、和卷尺2提醒:你的尺可以量哪些物体呢?如何来量呢?追问:量时应先找到什么?(o 刻度)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2 请学生介绍在课前准备的一种尺。在认识尺的活动中, 目标主要是两个: 一就是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二就是如何来看这些工具的刻度。活动二:用学生尺量1选择工具。讨论:要想量它的每条边长度,该用什么尺呢?(用学生尺量一量)2测量长方形的边。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
3、 学生量后,汇报测量的结果。(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3测量长方形的折痕。追问:你知道怎样折,折痕是最长的吗?(长方形对角折的折痕最长)4讨论。想一想:这样的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 5小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这很重要。生取出一张长方形纸。 独立用学生尺量长方形的各条边,并填在书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3 小组活动:将这张长方形
4、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在这个环节中, 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长方形边的特征,要让学生明确用什么工具量,如何量。要强调选择工具的重要性。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要渗透估测的意识。活动三:用各种尺量1选择。提问:要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大约有多长,要用什么工具呢?2测量。3比较。讨论:先估计一下数学书的长大约有几拃?4说明。小结: 我们测量出来的一拃、 一步、 一庹的长度可千万不要小看。有的时候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我们就能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活动: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然后再分组合作测量,汇报结果。活动:用手去测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在
5、这个活动中, 除了让学生量出长度以外, 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当身边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 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手脚来进行估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4 活动四:想办法量1选择。讨论: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 ?为什么? 2活动。走 10 步,量量大约有几米?从篮球场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走了多少步,再量量大约有多少米。同桌合作完成。3你还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可以量出
6、球场上的哪些长度? 小组讨论:具体的测量方案。按方案到球场上去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评选出最佳测量方案。先要组织学生充分地考虑好方案。学生的方案可能很多, 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重点交流。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活动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通过“量一量”这节活动课,知道了很多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下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继续进行。课题:认识厘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7、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5 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2.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重点与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用工具画出线段。课前准备学生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教师吸管两根(一曲一直) 、课件。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2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3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
8、弯的)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一组跳绳、一组拔河)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1)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3)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4)师演示并指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 6 (5)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
9、特征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 你有什么感觉?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小结(2)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1) 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试着把它画在纸上。(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4) 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5)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1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出示校园环境图片, 2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2)
10、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3 (1) 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4 (1)以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说说能画几条线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 7 (2)引导理解 “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5完成课本的其他练习6全课总结: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试一试。 (2)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
11、做的?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B 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直尺的边是直的, 也有两个端点, 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3) 同桌讨论: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新课标第一网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1) 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2) 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3) 学生独立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二上厘米和米教案集体备课_ 2022 年二上 厘米 教案 集体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