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教案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 .pdf
《2022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教案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教案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命题点 2 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本类考题解答锦囊解答“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一类试题,应了解以下内容:判断波的干涉现象中某点是振动加强还是振动减弱点的方法是; 1从位移上判断,振动加强点最大位移的大小是两列波振幅的和、即“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 2.从速度上判断,两列波引起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相同即为加强点,相反即为减弱点,所以加强点的位移也可以是零; 3从距离上判断若空间某点到两个波源距离之差是波长整数倍时为加强点;是半波长奇数倍时为减弱点,而与时间无关,高考最新热门题1 (典型例题 )A、B两波相向而行, 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14-2-1 所示,已知
2、波的传播速度均为v,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J,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 v 时的波形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考查波的叠加原理注意波的传播时间可以用t=vs来求,波叠加是矢量叠加 解析 经过 t=vl 7,两列波正好波峰与波谷叠加 答案 如图 14-2-2所示2 (典型例题 ) 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波长是相同的 B声波的频率越高,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C.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即它可以发生衍射D人能辨别不同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证明声波不会发生干涉答案: C 指导: 声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共同决定同一列声波,频率相
3、同,进入不同的介质,波速不同,由=vf ,则波长不同,所以A选项错误;不同波进入同一种介质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所以B选项错误;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一切波都可以进行波的干涉和衍射,所以C选项正确,D错误3 (典型例题 ) 如图 14-2-3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都沿 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 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 vpvs,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2) 请利用 (1) 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
4、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答案: (1)fvvvftvvtspvpVPvpAAt)2(指导: (1) 设 t1、t2为声源 S 发出的两个信号的时刻,t1、 t2,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 (t1 t1) 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t2 t2) 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有 t2-t1=t,t2-t1=t. 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 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D14 2 ( 甲) 、( 乙)所示可得tvsttvLttvttvLttvApAP)()(),()(12221111由以上各式,得tvvvv
5、tAPSP(2)设声源发生声波的振动周期为了,这样,由以上结论, 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T为TvvvvTApsp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由此可得,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 4 (典型例题 ) 如图 14-2-4所示, 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 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 a 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 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 处质点的位移终为-2A Cb 处质点的振幅为
6、2A Dc 处质点的振幅为2A 答案: CD 指导: 由波的干涉条件知,题中所给的波源S1、S2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在同一种介质中形成的两列波在相遇时能发生干涉现象图中a、b、c 三点各自到两个波源距离相等,都是振动的加强区但是加强区中的质点不是任意时刻处于波峰或波谷,而是加强区中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振幅大于其他质点所以A、B都错,而C、D都对题点经典类型题 1 (典型例题 ) 如图 14-2-5所示,水面上有M 、N 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振源,在水面上形成两列水波在 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 三点已知某时刻a 点是两波谷相遇点,b 点是两波峰相遇点,则可以判断 c 点 A.一定是振动
7、加强的点 B一定是两波峰相遇点 C一定是两波谷相遇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 考查波的干涉加强与减弱条件被研究点到两个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是波长整数倍,那么该点必为振动加强点 解析 M 、N 连线的中垂线上任一点到M 、N 的距离都相等,两列波传播到该处的振动形式一定完会相同,故一定是振动加强的点,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2 (典型例题 ) 水面上有两个持续振动的波源,产生的两列频率不同的横波沿水面传播,某时刻,其中一列波的波峰与另一列波的波谷在P点相遇,则相遇后P点的 A.振动始终减弱 B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C振幅始终最大 D位移始终为零答案: B 指导: 考查波的干涉条件因
8、为两列波的频率不同,所以不是相干波,不发生波的干涉 3 (典型例题 ) 如图 14-2-6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1 m 和 x=1210-1 m 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 图示为 t=0 时刻两列波的图像 ( 传播方向如图 ) ,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t=0.2 m和 0.8 m 的 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 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 P、Q都首先沿 y 轴正向运动 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 M点 Ct=1 s时刻,质点 M的位移为
9、+4cm Dt=1 s时刻,质点 M的位移为 -4cm 答案: D 指导: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判定P 首先向 y 轴负向运动, Q也是,所以A 错误;由T=1/vs,所以 075 s时 P、Q的振动形式传给M ,P 、Q本身不随波迁移,所以B错; ls时 M运动至负向最大,所以D对 C错 4 (典型例题 ) 根据多普勒效应,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由实验知道遥远的星系所生成的光谱都呈现“红移”,即光谱线都向红色部分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现象可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0、 - -第 2 页,共 5 页 A.宇宙在膨账 B宇宙在收缩C.宇宙部分静止不动 D宇宙只发出红光光谱答案: A 指导: 光谱线向红色部分移动,即波长变长,由v=f得, f 变小,波的频率变小,说明地球和这些星系的距离正在拉大,故可判断出宇宙正在膨胀新高考命题方向预测1 如图 14-2-7 所示,在直线PQ的垂线 OM 上,有 A、B两个完全相同的声源,A、B到 O点的距离分别为 6 米和 1 米,两个声源同时不断向外发出波长都为2 米的完全相同的声波,在直线 PQ上从 - 到 +曲的范围内,声波干涉减弱的区域共有多少个?答案: 5 个 指导: O点到两声源的路程差为AB=5 米=52为半波长
11、的奇数倍,因此两列波在O点引起的振动互相减弱从O点沿直线 PQ向两侧延展到远处,到两声源的路程差逐渐减小到零,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的点先后有32和2,故在直线PQ上从到 +的范围内,声波干涉减弱的区域共有5 个2 如图 14-2-8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到 BD是两块挡块, AB 是一个孔, 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 图中曲线 ) 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此图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教案波的干涉和衍射声波和多普勒效应 2022 年高 物理 二轮 复习 教案 干涉 衍射 声波 多普勒效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