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
2、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
3、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4、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
5、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
6、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三、制作
7、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
8、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四、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习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习用品。 五、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习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
9、学习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
10、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人民币 大班 数学 公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