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苏教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苏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苏教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 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 2008/3/12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 43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设计理念:本课时设计,在“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的认识的设计上,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比例的有关知识,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在
2、本课时第二大块内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本课时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开放真实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尝试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写出不同比例,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步骤一、复习引新导入新课1、找找比比:(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5 18 :30 0.4 :0.2 1.8 :0.9 5/8 :1/4 7.5 :3 2 :8 9 :27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判断过程。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比例的有关知识。学生回顾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二、认识比例探索规律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
3、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 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 :5 = 18 :30 内项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出示: 3/5=18/30 (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2、教学例4 ( 1)理解题意,信息搜索: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2)、学生写不同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教学调整
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规律呢?( 3)、学生探索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写比例,验证规律: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5)、师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3、思考分数形式的比例3/6=2/4 ,通过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4、练习:“试一试”判断能否组成
5、比例。出示“ 36 :18 和 05 :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 26 :18 和 05 :025 能组成比例吗?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学生练习:找出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6 :5 = 36 :30 4 :7 = 21 :49 学生自主表达,图中有哪些数据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学生练习: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学生分析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比较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思考后归纳: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
6、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做“练一练”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3=():6 4:()=(): 5 3、 做练习十第1、 2 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交流讨论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四、全课小结总结反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发现规律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亲人。五、课堂作业练习十3、4 题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7、 - - -第 2 页,共 11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 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 2008/3/13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5 练习十的第58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设计理念:在本课时的设计中,引导学生根据按比例放大图形,把相关数据组成比例,用未知数X来表示比例中的未知项,列出比例式。在解比例
8、的教学设计上,重点利用旧知的迁移,通过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在比较分析中,把握规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教学步骤一、练习引入1、小练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4 = (): 12 4:()=(): 6 2、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探索新知出示例 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 13.5 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 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
9、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 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教学调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教师板书: 6x13.5 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4)、板书过程
10、,总结思路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学生小组交流,大组汇报学生交流总结思路: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下面和以前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一样。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说明思路。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2、做练习十第6、7 题。3、做练习
11、十第8 题学生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四、比较提高。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把你掌握的解比例的方法在小组里介绍一下,并在大组交流。五、作业练习九第5、6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反思:课 题:认识比例尺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 2008/3/14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8 “练一练”
12、 和练习十一的第 1、2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
13、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比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学生观察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教学调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6。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苏教版 2022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比例 教案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