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识教案.docx





《幼儿园常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常识教案幼儿园常识教案1 一、活动目标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水能沿着松软的纸慢慢向上爬的现象,幼儿将感知纸的毛细现象,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感知毛细现象。 二、活动准备 白色、绿色皱纹纸(或吸墨纸),红、黄、蓝、绿4种颜料水,白色小毛巾,毛细管(止咳糖浆的小细管,内径越小越好),空饮料瓶,大瓷盘,杯子,透明胶带,小剪刀,放大镜。 三、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三次完成: 1感知水沿着纸向上爬的现象。 2探索发现纸的毛细现象。 3应用毛细现象动手制作。 具体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 1.会吸水的纸: (1)把皱纹纸(十六厘米长,四
2、厘米宽)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厚纸板上,用黑色签字笔在皱纹纸另一端1/4处画一个墨点。 (2)将厚纸板竖起来,让皱纹纸尾端浸到水中,猜一猜,纸会怎么样?(水顺着纸向高处爬,并带着颜色向上扩散)。(图A、B) 问题:水为什么会爬高呢?我们再做一个试验。 2.会爬高的水:每人取毛细管一支,放入4种颜色水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水顺着毛细管向上爬)。(图C) (教师总结:水会顺着毛细管向上爬,这是毛细现象。) 问题:为什么水会顺着纸往高处爬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你发现了什么? (纸有很细小的空隙,水会顺着这些空隙向上爬,进行扩散)。 (二)玩一玩 1.白花变彩花 幼儿取一朵白花,想办法怎样让白
3、花变成彩花。(教师引导幼儿将花的一小部分接触颜料水,观察白花变彩花的现象)。(图D) 2.白毛巾变彩色毛巾 幼儿取一杯颜料水,放在大瓷盘上,同时取一条白毛巾,搭在杯壁上,一端接触颜料水,一端垂向瓷盘,引导幼儿观察白毛巾变彩色毛巾的过程。(图E) 3.流泪的树: 将皱纹纸裹在饮料瓶周围(多裹几层),将高出瓶口的皱纹纸用剪刀剪开,拧成树状(可用透明胶带将接缝处贴牢),做好后放入瓷盘中,往盘中浇彩色水,观察水沿着树上升的变化。(图F) (三)说一说: 启发幼儿把自己做的、观察到的说给同伴和老师。 四、活动建议 1.白纸花可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2.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防将颜料弄到衣服上。
4、 3.建议将幼儿分成4人一组进行活动。 幼儿园常识教案2 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天空下起了雨。有的孩子则特别兴奋,高声叫到:“下雨了!下雨了!”有的孩子闷闷不乐,眼睛望着天空,露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表情,这时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呢?”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千奇百怪,带着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的过程,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的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看知识小故事,来认识雨。 2、幼儿通过动手做实验,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3、幼儿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
5、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探究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课件:小水滴旅行记,雷声和雨声的录音,知识小故事:雨天的光盘 2、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片、夹子、水 3、电脑、电视机 三、活动步骤: (一)请幼儿听声音,引出活动内容: 师:今天,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很奇妙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幼儿:打雷的声音,下雨的声音 (二)请幼儿观看知识小故事认识雨,通过看知识小故事,幼儿自己能说出: 1、下雨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雨是什么样子的? 3、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1、请幼儿自由说出雨是怎么形
6、成的?(老天爷伤心的哭了;是天上的玉帝让下雨的;打雷了,就会下雨了) 2、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1)让幼儿先将试管里的水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 幼儿1:有气泡 幼儿2:有气从试管口冒出来。 幼儿3:有水蒸气 幼儿4:有响声 2)请幼儿将玻璃片放在试管口的上方,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幼儿1:玻璃片上有水 幼儿2:玻璃片上有气 (过了几分钟) 幼儿3:我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 幼儿4:我发现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来了 (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现象) 3)实验完成,请幼儿通过刚才的实验,再来说一说:雨的怎样形成的? 幼儿:水加热以后,形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渐渐多了,他们抱在一起,当遇到冷空气,
7、形成了小水珠,当他们快托不住的时候,小水珠就落下来,这就是雨。(幼儿自己总结) 4)幼儿观看雨的形成的课件:小水滴旅行记,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喜不喜欢雨天,为什么?下雨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四、活动延伸: 五、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培养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寻找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寻找答案,不怕困难。希望孩子们能在今后的活动中有更突出的表现。 幼儿园常识教案3 计算活动:树叶妈妈找孩子 设计思路: 在情景化的教学中,能很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计算活动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选材上选择了比较情景化的内容。再结合本月的
8、主题“落叶飘飘”,让孩子通过树叶这个载体来比较感性的认知颜色,同时也知道秋天树叶由绿变黄的自然特征。在计算活动中还穿插了幼儿讨论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语言的表述来体验亲情。我还将整个计算活动延伸到紧接的体锻活动中,预设了一个“大风与树叶”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与区别。这次计算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与体育,体现了“二期”课改对整合性课程的要求。 活动要求: 1、认识、区别黄、绿两种颜色,并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认识、区别大小。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一份。 2、纸箱一个(内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
9、叶)、玩具推车一辆、布一块 3、大小、颜色(黄、绿)不同树叶若干 4、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通过魔术表演的形式,出示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的纸箱。 小朋友,老师呀,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仔细看哦! (推车出现,揭开布,变出箱子) 想不想知道箱子里有什么呀?(想) 2、请个别幼儿上前到纸箱里摸树叶,并各自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颜色),并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摸树叶的时候,请在座的幼儿用双手蒙住眼睛,待树叶出示后再睁开) 这是什么呀?(树叶) 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 那我们就叫它绿(黄)宝宝。 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常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