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醉翁亭记练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醉翁亭记练习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醉翁亭记 1 、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 、生字环滁 ch 林壑h 琅琊l ng y 饮少辄醉 zh岩穴瞑 m ng 伛偻 y l 酒洌li 山肴野蔌 s觥筹 gng ch u射者中 zhng弈者胜 y 颓然 tu 阴翳 y 3 、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临于泉上者:靠近。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2、。翳,遮盖。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 、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
3、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早上上山,黄昏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4、其乐也。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5 、复习文章知识。1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3“太守自谓也
5、”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 、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答复。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
6、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9表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 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4文中与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 、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甲) 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10 分)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
9、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他是 (朝代 )著名文学家。 (1 分) 10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佳木 秀而繁阴 ( ) (3)山肴野 蔌( ) (4)觥筹交错 ( ) 1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些景
10、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 分) 答:1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分) 答:1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 乙 ) 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5 分)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
11、;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假设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 今湖北随州 ) 。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14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 (1)贮故书在壁间 ( ) (2)徒见其浩然无 涯( ) 15短文表达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分) 答:16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 分) 答:9六一居士北宋或宋( 共 1 分,每空05 分) 精选学习
12、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10(1)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答“像鸟展翅的样子” (2)“开花,这里指滋长”或答“茂盛” (3) “菜蔬”或答“蔬菜” (4) 酒杯( 共 2 分,每题0。5 分) 11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 共2 分) 12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置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 ”( 共 2 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 13
13、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答复即可”( 共3 分) 例如: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例如: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例如: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14(1) “旧,旧的”或答“原来的”或答“过去的” (2)“边”或答“际”或答“边际”( 共 1 分,每题05 分) 15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 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 16围绕“好学、爱书”答复即可。( 共 2 分,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即可) 例如: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逐这样刻苦
14、好学,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127 长沙市 09 湖南省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15、,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10解释以下加点字词。1苍然白发2醉翁之意 3树林阴翳4述以文者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6、12第 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13 小石潭记 、 岳阳楼记 、 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答:二 10 分10
17、、 1脸色苍老20 的3遮盖4用11 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2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3与民同乐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4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128 重庆市 09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9一 12 题。 15 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9.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4. 分1名之者谁名: _ 2云归而岩穴暝归: _ 3至于负者歌于滁负: _ 4杂然而前陈者陈: _ 10. 将以下句子译
19、成现代汉语。4 分,每题2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 l1. 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A.第 1 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第 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C.第 3 段写“滁人游” “太守姿”“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12. 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
20、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 字,不得翻译原文 4 分_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答复1215 题。 共 10 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1 树林阴翳翳:2 太守谓谁谓:13用现代汉语解释以下语句。3 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 分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
21、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答复12 15 题。 共 10 分12 1翳:遮盖2谓:为,是评分标准:2 分每题 1 分。13例如: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评分标准:2 分翻译正确,一句一分。14与民同乐。评分标准:2 分意思相近即可。15. 例如: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 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评分标准:3 分生活态度 1 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 分。12、醉翁 亭 记
22、中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答复 2226 题。 13 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23、,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24、分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23解释加点的词语。 2 分负者歌于途负: 杂然前陈者陈:觥筹交错觥:山肴野蔌蔌:24翻译以下句子。 4 分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22B 23背 摆放酒杯蔬菜24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
25、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饮少辄醉。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20翻译下面句子。(3 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翻译:。21、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
26、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19就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评分标准: 2 分。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一定要解释准确,否则不给分。参考答案: 20,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评分标准: 3 分。 “蔚然”和“深秀”
27、是主要计分点。翻译正确各计1 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计 1分。参考答案: 21D 评分标准: 2 分。 醉翁亭记一、文章内容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28、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二、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语音环滁 ch 林壑 h 琅琊
29、l ng y 饮少辄醉 zh 岩穴瞑 m ng 伛偻 y l 酒洌 li 山肴野蔌 s 觥筹 g ng ch u射者中 zh ng 弈者胜 y 颓然 tu 阴翳 y四、重点词语解释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意
30、:情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五、朗读节奏1、佳木 / 秀而繁阴, 2、山行 / 六七里六、理解性默写1、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答复。答:饮少辄醉,
31、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 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表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
32、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七、重点语句翻译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3、。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34、-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早上上山,黄昏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3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八、课文内容理解1、 “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3、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4、 “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5、请写出贯
36、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8、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9、第三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10、 “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
37、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11、第段写了哪些人?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写了滁人游人 、太守、众宾。他们共同的心情是“乐”。九、开放性试题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 3、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表达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上联:下联: *宽对即可,例如: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精选学
38、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答复2226 题。 13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39、,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2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负者歌于途负:杂然前陈者陈:觥筹交错觥:山肴野蔌蔌:3翻译以下句子。4 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参考答案:1B 2 背摆放酒杯蔬菜 3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
40、,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4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5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饮少辄醉。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2翻译下面句子。(3
41、 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翻译:。3、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参考答案1就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评分标准: 2 分。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一定要解释准确,否则不给分。2,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2、11 页,共 12 页评分标准: 3 分。“蔚然”和“深秀”是主要计分点。翻译正确各计1 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计 1 分。3D 醉翁亭记 (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B其西南诸峰诸郡县苦秦吏者C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D故自号日醉翁也公
43、问其故2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 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068 字词意思例句译句蔚然茂盛的样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玡也。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环翼然参考答案: 1B(2 分)2(共 6 分,字词解释各1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 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 个或 2 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068 字词意思例句译句蔚然茂盛的样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环环绕,围绕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