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 .pdf
《2022年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 .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测量课题、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 页。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准备 :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 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2、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5 、教师谈话引出直尺。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 厘米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 厘米的空间观念。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 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 、“个人特别小档案”
3、活动。从生活实践引入, 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
4、测量活动的兴趣, 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
5、题,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测量,感受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测量延伸到课外。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
6、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用字母“ cm ”来表示。请大家找到 1 厘米,从“ 0”到“1”就是 1 厘米长。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 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 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
7、?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 0”开始量。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可以这样安排:学生前后桌4 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一人监督,一人读书,一人记录。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现错误。课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8、册第45 页。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 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 米多长的绳子。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 、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
9、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 1 米有多长。 2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 米有多长。 3 、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归纳: 100厘米=1米1 米=100厘米1m=100cm 4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 米的物品。三、实践应用1、1 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 、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 、出示书中 5 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调动学
10、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后面的测量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 从实践中总结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对 1 米多长的绳子的测量以及1 米 20 厘米的书写既是对用米做单位的再次体验,又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以一把米尺为准,直观体验1 米有多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数,从而建立1 厘米和 1 米的空间观念,并通过数自己探索出1 米=100厘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对个别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请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请你们用尺子(包括米尺)来测量一下绳
11、子的长度。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让学徒手比划 1 米的长度, 1 米的高度。米尺上有多少个 1 厘米。让学生观察一下米尺上的1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数一数有多少个1 厘米。学生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归纳比划:1 厘米这么长, 100个这么长就是 1 米。小朋友们,你们能从教室中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吗?可能找到:教室中的日光灯的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米:花池的宽、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电视的宽先估计,再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2、 - -第 4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先让学生用手比划1 枝铅笔的长,再比划2、3、4、5、枝铅笔的长度,从而估计出1 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5 或 6 枝)让学生先估计教室中的黑板、 门、讲台等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课题 : 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 页。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 米=10分米, 1 米=10分米=100厘米。3、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
13、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具准备 :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二、体验探究1、认识分米。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3)小练习。三、实践应用1、巩固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本课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4、通过师生动手操作,巩固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内容,让学生直观感知长度单位“分米”。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1 分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用手反复比划,使学生充分感知1 分米的实际长度。通过观察想象,加深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1 分米的实际长度, 及时内化所学知识。达到对分米的真正体验。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1 米,1 根长 1厘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 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了。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1 分米的线绳)。请同学们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绳
15、与刚才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也可以用 dm表示。教师板书:分米( dm )认识 1 分米的实际长度。(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 厘米 1 厘米地数,数到10 厘米,看看 10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10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位 “1 分米”。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知道什么?1分米就是 10 厘米,教师板书: 1 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两遍。学生伸出手比一比1 分米的长度,感受1 分米的实际长度,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长?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
16、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1 分米、2 分米、3 分米的长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少个1 分米。1 米和 1 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 , 得出 1 米里有 10 个 1 分米。1 米=10 分米(2)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1 米=10 分米=100厘米你们可真聪明,老师可要考考你们。50 分米=()米100厘米=()分米 =( )米3 米=( ) 分米精
17、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0 厘米=()分米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检查一下你学的怎么样?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运用今天你学会的知识出两道题,考考其他组。数学活动:谈话:同学们,假期里去旅游, 你坐火车买票了吗?你知道乘火车时购买儿童票的有关身高的规定吗?(出示情景图)可以根据图或自己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身高的规定?课题、量一 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 页。教学目标:1、 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
18、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教具准备:直尺 、米尺,记录卡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利用体检场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按体检表上的要求进行估计和测量。二、自主测量、体验探究。1、学生分组活动,自主操作记录自己的现在。2、小组间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并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 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呢?” 3 、 突出问题:“在测量物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解决。三、实践与拓展。充分放手,让学生到室外自主
19、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充分把握教材资源 , 通过情景的再现 , 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争当出色的小小测量员这一情节,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 为了调查同学们的发育情况一会儿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 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项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 .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准备的工具 , 认真完成此项任务 ,一会小组交流 , 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预设小组活动结果: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己的手长、脚长,其他的小组合作
20、完成。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会方便很多。小组二: 通过测量,我认为我们组的是全班最高的, 他 125厘米。小组三 : : 到底是 1 米 29 厘米高还是 125厘米高呢?一个用米,一个用厘米 , 长度单位不统一,怎么进行比较呢?小组四:要先统一长度单位,小 A 1 米 29 厘米 就是 129厘米,129 厘米比 125厘米长,因此小A最高。小组四:什么是一步长?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家长 , 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算一步的长度。第五小组能够做到积极质疑并自己先找答案, 非常好,颁发给他们一颗积极钻研星 , 我们要向他们小组学习。小组七: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
21、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 , 椅子的高度。师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 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 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物体,那就是一个出色的小小测量员。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 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
22、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引出少年合唱团问题(2)、观察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三、交流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计算方法。(1)、除教材上的三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要给与鼓励。(2)、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题目24+32= 53+26= 62+35= 让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五、课堂练习。1、完成练一练 1-3 题第一
23、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2 、第二题摘桃子。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 3 、第三题口算,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4、讨论“身边的数学”中的问题,先读题弄清题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后, 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全班交流在讨论交流。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11 页。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
24、样化。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设计(1)、听要求,摆小棒。要求:先摆 3 捆零 6 根小棒,再摆 1 捆零 3 根小棒。(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6+13=49 (根)解答计算,说出计算方法(3)、再次按照要求操作,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列式36+18= 解答(4)、启发思考: 36+18的计算方法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1、引导学生用学具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2 、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18= (3)、归纳交流
25、,方法构建。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竖式格式。辨析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应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和书写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的方法,进行知识构建。 4 、反馈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 题 5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36+18,体验算法多样化。 6 、反馈练习,完成 11 页试一试三道题,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三、综合练习,完成11 页练一练第 2 题。小狗吃骨头。不进位加法,是学习进位加法的前提和基础,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入手,提出用不进位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熟悉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进位加法打下基础。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列出算式,通过操作在思路和计算方法上为学习新知识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 2022 小学 数学 上册 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