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 .pdf
《2022年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201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2015.10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第卷阅读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3 题。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 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 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针对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
2、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众所周知, 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 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 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
3、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 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 世纪 20、30 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 传统农村士绅起
4、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 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 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 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5、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 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 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 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位子而为人所追求。” “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 无赖或恶霸 。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 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
6、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科举制度的取消, 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节选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的废除,在当时一定时间范围内造成了很多的不
7、良后果。B科举制度的废除,虽然说有些遗憾,但总体说来是利大于弊的。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它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D科举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权力结构。2对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中国农村文化断裂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科举废除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B科举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如无赖恶霸们控制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8、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取消,使清末民国时期农村知识青年不经城市学堂而垂直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戛然而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完全破灭。B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是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同时他们享有向农民收税的特权。C “土豪” 一词今天常被用来戏称那些喜欢炫富缺乏文化素养的有钱人,而过去所称的 “土豪”是有很高文化素养的乡村能人。D在科举时代,被授予官职的举人、秀才代表官府,而候任的举人、秀才是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两者
9、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刘筈,兖国公彦宗次子,幼时以荫隶阁门,不就,去从学。萧妃摄政,赐筈进士第,授尚书左司员外郎,寄班阁门。天辅七年,太祖取燕,筈从其父兄出降,迁尚书左司郎中。八年,授殿中少监。 太祖崩, 宋、夏遣使吊慰, 凡馆见礼仪皆筈详定。迁卫尉少卿, 授西上阁门使,仍从事元帅府。元帅府以便宜从事,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天会四年,授左谏议大夫。秋,复南征,权中书省枢密院事。丁父忧,明年起复,直枢密院事加给事中。天眷二年,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驾仪仗筈讨论者为多。皇统二年,充江南封册
10、使,假中书侍郎。既至临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宫”,筈曰:“未受命,而名行宫,非也。”请去榜而后行礼。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皆叹曰:“大国有人焉。 ”七年,帅府议于馆陶筑三城,有警即令北军入居之。筈曰:“今天下一家,孰为南北?设或有变,军人入城,独能安耶?当严武备以察奸,无示彼此之间也。”其后,竟从筈议。陕西边帅请完沿边城郭以备南寇,筈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况盟已定,岂可妄动?”遂罢之。九年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吴国公。天德二年,拜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郑王。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诏曰:“不为暗于临事,不为谄于事君。未
11、许告归,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姑从解职。”筈因惭惧而死,年五十八。(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六)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萧妃摄政摄政:夺取政权B八年,授殿中少监。八年:又过了八年C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约束:限制管理D丁父忧,明年起复起复: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未几以疾 /求解政 /务授燕京 /留守居数月 /乞致仕。B
12、未几以疾 /求解政务 /授燕京留守 /居数月 /乞致仕。C未几 /以疾求解政务 /授燕京留守 /居数月 /乞致仕。D未几 /以疾求解政 /务授燕京 /留守居数月 /乞致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刘筈因为是高官之后,所以在年幼时就凭着恩荫取得在礼仪司阁门当值的资格。B刘筈先在辽朝任职,后来跟随着父兄向金朝投降。金朝君主对他始终尊重信任。C金熙宗驾临燕地巡察的时候,刘筈担任左宣徽使,对皇上出巡时的车驾仪仗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D元帅府一开始商议在馆陶建三座城池,有警报就让北军入城,刘筈据理力争,认为不应当这么做。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3、(1)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5 分)(2)筈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况盟已定,岂可妄动?”(5分)(二)古诗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8开首两句与全诗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请作简析(5 分)9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1 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2) 韩
14、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3) “,”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15、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钱偷了是小事刘耀兰他们结婚七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居。搬进新居后,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牛皮癣广告上的电话, 用座机给安装防盗门的师傅打了一个电话。那位师傅办事效率真高,不一会儿就将防盗门安装好了。那天早上上班时间到了,她和他刚跨出门,电话就响了,她停在门口。他跑进去拿起电话喂了一声, 说,怎么没有声音?女人说,打错了吧。 女人看了他一眼, 发现他的眼神怪怪的。第二天是法定假日,他们起来得比较晚,吃过早餐又把家里收拾一番。今天是她母亲的生日,他们要去祝寿。正准备出门时,电话又响了,他拿了起来,一连喂了三声,对方还是没人应声。他说,怕不是
16、又打错了吧?她白了他一眼,说,我怎么知道。晚上他们刚回到家,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正准备去接,手刚摸到电话又缩了回来,说,你来接。她望了望他, 手有些发抖地拿起电话,喂喂喂, 是谁?你说话呀?她放下了电话,说,可能是电话坏了。他想了想,朝她笑着点点头。无巧不成书。这一天,女人先下了班,正准备做饭,阳台边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她走过去接了,这次却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原来是她们经理向她了解一下他不在家时公司的情况。恰恰在这时, 他下班回来, 透过玻璃窗看到她笑意盈盈拿着电话的这一幕。他站在外面一动不动,等她放下电话,他才上楼开门。进门来,他笑着说,你今天的衣服穿得好看,半老徐娘还有些风韵。她却岔开了话题,
17、钱你去存起来,放家里不安全。他说,现在安装了防盗门怕啥?我又不会拿去嫖赌。她横了他一眼。他说,电话坏了是不是该拿去修一下?她说,奇怪,刚才通了,我还接了一个电话。是吗?谁打给你的?她怕他多心,说,同事。他冷笑一声, 这个同事搞的啥名堂?要是我接,他是不是又不作声?再说了,你不是没有手机,打家里座机会有多大风险?她生气了,你别阴阳怪气的,那天我接还不是没人说话?他怪笑道,这个人有特异功能,知道我在你旁边。她气得直掉眼泪,碗一推就离了桌子。电话安静了两天。这一天,他们楼下停了一辆警车,两个警察押着一个人上车,然后从他们小区出去了。 楼下有好多人在议论着。他问楼下一个邻居出了啥事,那个人说, 刚才那
18、人是给我们这个小区安装防盗门的师傅,他在安防盗门时偷偷配了好几家的钥匙,作案前先给你家里打电话,有人接他就不作声,要是没人接,他就知道你家里没人,就进门偷东西。他刚才又在小区作案, 恰好这家主人回来遇上了。她也听到了邻居的这番话,两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不约而同地奔进房间里。不一会,她跑出来哭道,我家钱被偷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他笑了笑,上前拍着她的肩膀安慰说,别哭了,钱偷了是小事他话还没说完,却见她两眼圆睁地望着他。( 大江晚报2011 年 4 月 13 日,略有改动)(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如果第一次接电话的是“她”,两人之间就不会有猜疑和误
19、会了。B第段和第段画线句子(怕不是又打错了吧、可能是电话坏了)话语自然,切合角色心理特征,又能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了作者的语言功力。C第段两处画线句子,“她”是有意无意地岔开话题,“他”却刻意引出自己所猜疑的话题。D文中 5 处写了他的“笑”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负能量”、心理毒素。E作者没有把这个故事处理成主人公性格悲剧,而是反映了不法分子和社会不良风气对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通家庭的伤害
20、和威胁,能令人警醒。(2)第段画线句子(钱偷了是小事)有什么意蕴?试作简析。(6 分)(3)小说的男主人公“他”有什么性格特征?试作简析。(6 分)(4)小说矛盾冲突的高潮是什么情节?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刘轲(约 782约 867) ,字希仁,广东曲江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彭城人,沛人。大概觉得岭南是蛮荒之地,而称祖籍祖居地,这样能和汉高祖刘邦联系起来,似乎比较荣耀。他的祖上因安史之乱举家迁往岭南定居,到刘轲已经是第三代,刘轲生于曲江,这是毫无疑问的。关于刘轲的名字来历,一是说刘轲的父亲晚上做梦,
21、梦见亚圣孟子,孟子名轲,因而为儿子取名为轲; 一说是刘轲本来有另外一个名字,但因为仰慕孟子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所以给自己改名为轲。不管怎么样,他叫做“轲”,都是和孟老夫子孟轲是有关系的。刘轲是中唐著名的散文家和经史学家,在韩愈、 柳宗元领导发起的古文运动中,刘轲是忠实的支持者和践行者、捍卫者,他与韩愈、白居易等大贤多有交往。相比韩白的光芒,刘轲就显得不那么出色了,似乎是个二流三流的人物。其实不然,早在贞元年间,时贤马植见刘轲文,惊叹为“韩愈流亚也”。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称刘轲与韩柳齐名,可见他的文名之盛。刘轲写文章取法于孟子,与韩柳取法于班马殊途同归,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 都大力推崇
22、古文。韩愈称其“后生可畏”,和他交往很频繁,但他不算是韩愈的学生门人,所以后来似乎名气连韩门弟子李翱、皇甫湜都不及, 其实他当时的文名远在那些人之上。清代著名学者曾任广东通志纂修官的江藩认为,刘轲之文和韩柳之文各有千秋,而在欧阳詹之上,李观、李翱等人则望尘莫及。唐代著名诗僧齐己在他的酬湘幕徐员外见寄中说:“东海儒宗事业全,冰棱孤峭类神仙。诗同李贺精通鬼,文拟刘轲妙入禅。”夸赞徐员外的诗歌堪比李贺有鬼神之气,文章则如刘轲一样精妙而有禅意,可见刘轲的文章在唐朝影响有多么深广。看来我们今天的人真是严重低估了他的价值和影响力。刘轲与大诗人白居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过从甚密,白居易曾在代书一文中称刘轲是隐
23、士中的“秀出”者,极力向朝廷推荐。白居易也多次在诗中提到一个人“刘十九”,周汝昌等大家认为, 根据白居易在江州湓浦的经历和交往,这个刘十九就是指当时隐居庐山的刘轲。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轻松洒脱,纯用口语,如拉家常,字里行间写出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刘轲被认为是岭南第二人,岭南第一人则是开元宰相张九龄。张九龄开岭南文章之先河,刘轲继而起之。刘轲一生著述颇丰,但大多亡佚了,今仅存文章十余篇,诗仅有一首,就是他考进士时的应制诗玉声如乐。刘轲的一生颇具神奇色彩。有个“梦食三卵”的故事说的就是他,据说他有一次在外面游历时,看见一具遗骸露于荒野,于心不忍,于是买棺收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 2022 广东省 惠州市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