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问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个大题,20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草稿纸、本问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
2、一项是 A.勒索(l) 面颊(ji) 33 挑拨离间(jin) 3 扣人心弦(xun) 3 B.龟裂(jn) 3 剽悍(bio) 3 含情脉脉(m) 3 一哄而散(hn) 3 C.埋怨(mn) 3 犷野(un) 3 素昧平生(mi) 3 屡见不鲜(xin) 3 D.体恤(xu) 3 灯盏(zhn) 3 前仆后继(p) 3 供不应求(n) 3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隐密 B凌驾 C部署 D松弛 踊跃 胁迫 骄奢 通辑 进退维谷 闲情逸志 养精蓄锐 再接再厉 黎民百姓 阴谋诡计 贪赃枉法 不容置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
3、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 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3 3 3 3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 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3 3 3 3 C.6 月 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 3 3 3 3 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 3 3 3 3 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
4、,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自然之美的精彩呈 现,内心修为的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 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 B不单是 C不单是 D不是 而是 更是 更是 而是 幽雅 幽雅 优雅 优雅 探寻 探究 探究 探寻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在我国古 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 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5、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每小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 8 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 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 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 “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 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 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
6、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 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 “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 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 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 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 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
7、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 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 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 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 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 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 “插轴三万卷 ”,由此可知唐
8、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 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 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 “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 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选自意读20
9、17 年七月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朝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资料的“盟府”,是我国图书馆的雏形。B汉代已有专 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石渠、天录等均为汉代皇家图书馆的别称。C民间藏书丰富之极的私人图 书馆能够在唐代出现,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 D清代翰林院、文渊阁、文澜阁、国子监等机构 的长官都兼负有收藏管理图书之责。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的书院虽有藏书,但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与以藏书为主的图书馆完全不同。 B.为防火防潮,汉代时人们把藏书之所建成石头的,且收藏图书的书柜也多以铜色包边。 C东汉时设置了 专管图书秘籍的秘
10、书监,这一官职由各机构的长官兼任,并历代沿用。 D唐代官府藏书大量增加,在书籍整理方面,时任秘书监的魏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下列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图书馆,而老子堪称我国历史上第 一位图书馆馆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文章先由书院与图书馆的区别说起,然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图 书馆的发展历史。 C.平实、准确是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五段“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句中的“相当于” 就体现出这一特点。 D.这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谈了我国“图书馆”名称的由来, 使我们对我国 古代图书馆有了
11、了解。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9.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 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 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 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 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 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尾联巧用“
12、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 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 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2 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 3 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 3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13、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 对曰:“ 否 ,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 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4、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虽然,受地于先王 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 且秦灭韩亡魏 B 马无故亡而入胡 3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 闻寡人之耳者 3 徒以有先生也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4 分) 四、(本大题共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新疆 乌鲁木齐市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