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PPT课件32-人教课标版.ppt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PPT课件32-人教课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电能说课PPT课件32-人教课标版.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 2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二节一、设计思想一、设计思想 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本课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样化教学方式,本课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来组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来组织课堂教学。 1、从对、从对“火力发电火力发电”进行完整透彻的剖析入手,提出如进行完整透彻的剖析入手,提出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引入新课学习。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引入新课学习。 2、通过的
2、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化学能转化为、通过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3、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装置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装置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进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判断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图进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判断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最终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结论。最终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结论。 4、通过课本上的实践活动、通过课本上的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实现本水果电池的制作,实现本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课教学内容的应用
3、和延伸,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必修必修2第二章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与电能1、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选修选修41 1、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了“化学与能源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并且在上一节的一些知识,并且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已经了的关系,已经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在选修模块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在选修模块“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化学基础。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奠定必要的基础。础。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
5、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的思想,是对思想,是对“化学能化学能热能热能机械能机械能电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2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1(1)初步掌握原电)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形成条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原理。(2)训练学生的实)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验操作技能 。3(1)通过对原电池工)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条件的探究,作原理及条件的探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态度。(2)利用实验
6、进行探)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树立绿色化学理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培养科学发展观,念,培养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使命感。2(1)通过教师创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的概自主建构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原理。池的原理。(2)通过化学史实)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题的学习方法。3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原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电池实验的探究,
7、引导学生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为电能的本质。本质。 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理和构成条件。条件。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v 学生在必修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钢铁的腐中已经学习了钢铁的腐蚀,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蚀,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
8、学生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创造了条件。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 综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讨论法等方法。(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手段,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等辅助手段。等辅助手段。五、学法指导五、学法指导教师教师主动参与主动参与亲密合作亲密合作讨论交流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动手实践学学生生六、教材处理六、教材处理v(1)(1)把教材中
9、的把教材中的“实验实验2-4”2-4”改为改为5 5个对比分析个对比分析的探究实验,并增加原电池产生电流原因的实的探究实验,并增加原电池产生电流原因的实验探究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培养验探究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v(2)(2)通过播放通过播放flashflash动画,揭示原电池的微观工动画,揭示原电池的微观工作原理,可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作原理,可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10、并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提高了课堂效率。认识其本质,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生共同共同得出得出结论结论学生探究学生探究动手实践动手实践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教师引导教师引导讨论推测讨论推测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1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电力在当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作用,提出问题:物质中的社会的应用和作用,提出问题: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什么条件下能转化为电能呢?又化学能在什么条件下能转化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呢?是如何转化的呢?(2 2)多媒体呈现)多媒体呈现20012001年我国
11、发电总量构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和火力发电的相关图片、影响和图成图和火力发电的相关图片、影响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氧化还原本质表,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氧化还原本质及其能量的变化。及其能量的变化。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2001年我国发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电总量构成图 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什么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的什么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指出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指出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量是怎样转化的?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是什么?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是什么? 化学能化学能 煤炭煤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工作系统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工作系统 热能热能 燃烧设备燃烧
12、设备 机械能机械能 蒸汽机蒸汽机发电机发电机 电能电能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a.排出大量的温室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效应气体.b.有废气有废气可能导致酸雨可能导致酸雨c.废废料废水料废水d.储量有限储量有限e.能量转换效率低能量转换效率低a.a.我国煤炭资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源丰富, ,廉价方廉价方便便. .b.b.电能清洁安电能清洁安全全, ,又快捷方便又快捷方便. .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面对这些利与弊,你会如何应对呢?面对这些利与弊,你会如何应对呢?a、改进火力发电、改进火力发电b、研究新的发电方式、研究新的发电方式 方式之一就是尝试将化学能直接转方式之一就是尝试将化学能
13、直接转化为电能。就像电池。其好处就是减少化为电能。就像电池。其好处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能损,高效、清洁利用燃料,中间环节能损,高效、清洁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更方便。不浪费能源,更方便。生活中的电池生活中的电池普通干电池普通干电池手机电池手机电池钮扣电池钮扣电池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专用电池 摄像机摄像机专用电池专用电池 “神六神六”用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神舟六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神舟六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车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车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1、原电池的原理教学:、原电池的原理教学: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动画模拟、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动画模拟、讨论交流、归
14、纳总结。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1)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路引导。 问题问题1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问题问题2 2: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
15、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同时形成电流?问题问题3 3: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如何从电学: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2)(2)实验探究:原电池及其原理。实验探究:原电池及其原理。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第二小组第二小组第一小组第一小组实验实验探究探究原电池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构成条件第一小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三小组第一小组:第一小组: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稀硫酸锌片稀硫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能 电能 PPT 课件 32 教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