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pdf
《2022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对象: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1)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
2、作用,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影响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
3、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之后的检测和反思。2、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更应该成为一种累积性的知识、智慧以及直觉化的观念,教师才能有效的解决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可以给教师提供作出正确决策的原则,并使教师以规范的言语来讨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点。3、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
4、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4、简述美国、前苏联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美国: ( 1)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桑代克,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3)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4) 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5、年代以后):布鲁纳 4 各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二) 前苏联: (1)产生阶段 (十月革命前) :俄国乌申斯基1867-1869 年的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 年的教育心理学 ,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基;教育心理学奋力前进时期。(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6、- -第 1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时期(三)中国: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廖世承( 1924 年)1908 年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1926 年陆志韦翻译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1980 年潘菽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 20 世纪 80 年代先后翻译了日本大桥正夫的教育心理学 、美国林格伦的 课堂教育心理学 、索里和特尔福德合著教育心理学 、布鲁纳的 教育过程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和基本特征?()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
7、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二)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 (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2、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个性化的情感; (2)浪漫主义的热情。(三)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比小学生有更大的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
8、伴关系的影响;2、 中学阶段是理想、 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易走向极端;4、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四)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 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五)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六)中学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中学生时期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时人体内分泌腺相当活跃,促进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因而学生的情绪不稳定,神经系统容易疲劳。中学阶段处于近从不
9、成熟向成熟过度的阶段,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兼顾学习与娱乐,注意劳逸结合,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3、皮亚杰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 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
10、一个阶段都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感知运动阶段(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岁)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客体守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前运算阶段( 27 岁)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万物有灵论;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 711
11、 岁)特点:具有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理解原则和规则,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形式运算阶段 (11 16 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影响发展的因素:1 成熟、 2 练习和经验、 3 社会性经验、4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4、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1)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
12、,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2)教育意义:维果斯基是一个建构主义者。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维果斯基认为活动是以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社会性活动。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一种叫支架式教学。要点: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
13、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对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性。此外,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序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1 学习信任阶段;2 成为自
14、主者的阶段;3 发展主动性阶段; 4 变得勤奋的阶段;5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6 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7 显示充沛感的阶段; 8 达到完善的阶段。(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意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予学生有关
15、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6、试述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 、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 、智力测验: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
16、05 年的比内西孟量表(法国),后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 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100。1936 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平均数100,标准差为15。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智力构成: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信息加工活动中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言语智力、数理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智力差异: 个体差异: 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量的差异主要是指个体在IQ 分数上的不同。质的差异主要是
17、指个体的构成成分的差异。群体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3) 、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1、学生风格生理因素;2、学生风格心理因素3、学生风格的社会性要素。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持久性,二是一致性。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美国赫尔曼?威特金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性者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
18、照,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反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 ?卡根 )与冲动型学生相比,反思型学生表现出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反思型学生能够较好的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更能抗拒诱惑。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戈登?帕斯克),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就是说从一个假设到下一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斯特伯格提出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人具
19、有与社会一样的自我管理或组织系统, 研究的重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系统调控其认知活动。() 心理自我调控的功能: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和分析评判型;()心理自我调控形式: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和随意无拘型;()心理调控的水平:整体抽象型、局部具体型; ()心理调控的范围: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心理调控的倾向: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20、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这一定义说明: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区别:(1) 、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2) 、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还要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人的学习的定义: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
21、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将学习分成哪些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3、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1、联结学习
22、理论的基本观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又称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论述桑代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在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
23、为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桑代客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体现了学习动机原则。练习律是指对于已经形成的某情景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考*试大 %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消弱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四个基本的事项:、无条件刺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学习
24、必备欢迎下载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3、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对教育的启发?基本规律:一、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二、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1) 、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 2) 、强化的程式:连续强化(又名即时强化) ,间隔式强化又称为部分强化。包括定时距式、变时距式、定比率式,变比率式。 (3)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4) 、 消退;(5)惩罚。三、新行为的塑造有两种具体技术:( 1) 链式塑造: 步骤: 终点行为 -起点行为 -步调划分 -即时反馈。(2)逆向链式
25、塑造。四、程序教学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1) 、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2) 、观察学习;分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3) 、直接强化,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1、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心理学 2022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2022 山东 中学 教育 心理学 课后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