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初一文言文必做(详解版).pdf
《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初一文言文必做(详解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初一文言文必做(详解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文言文必做答案解析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1)先公:指欧阳修 (2)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
2、 (3)闾里:指街坊解释下面加粗的词。陈太丘与友期行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3抄录未毕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2(2)读了(甲)(乙)两文后,请你选择其中一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悟。(3)1期:约定。1去:离开。2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示“吗”的意思。3毕:完成4(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1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2(2)通过(甲)文,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元方的聪明
3、,可以做到反映灵敏。同时我也知道了文中的有人虽然不守信,不礼貌,但是,他却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多学习。(3)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1页(共11页)考点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其文通义顺。1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其文通义顺。2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其文通义顺。3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
4、其文通义顺。4(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注意关键词“惭”“引”“顾”的翻译。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注意关键词“及”字的翻译。2(2)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对人物性格的刻画。(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论语十二章节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三
5、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A. 曾子曰子曰B. 贤哉,回也回也不改其乐C. 择其善者而从之 温故而知新D.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下列加粗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1)翻译下列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2)论语中很多经典的言论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选择选文的其中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你带来的启迪。(3)2C(1)第2页(共11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解析考点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1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作为学生,
6、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知道要学习,而是享受学习这个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享受学习,以学习为乐趣,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的精髓。(3)A.子:后缀表示尊称/孔子B.也:句末语气词/也C.而:承接,表示然后D.为:替/成为(1)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故,已经过去的(指已经学习过或已经掌握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1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三,虚数,极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样。2(2)读懂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下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7、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注】隶耕耕田为业。收
8、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就完成。邑人同县的人。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利认为有利可图。扳通“攀”,牵。泯3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3页(共11页)答案解析考点然特点完全消失。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非淡泊无以明志无以:1年与时驰驰: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这个故事很好地证明了诫子书中哪句话所阐明的道理(用原文回答)?(3)如果让你从诫子书中选取两句话写成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你会选取哪两句?简要说明理由。(4)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1疾行,指迅速逝去2(1)悲哀地守着穷困潦倒之人居住的陋室,(后
9、侮)又怎么来得及!(2)讲述了奇才少年仲永因为不学习长大后泯然众人的故事。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3)略(4)略1略2(1)(2分)(2)(共2分。概括故事1分,原文语句1分)(3)共2分。条幅1分,理由1分(4)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第4页(共11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答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10、,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乙】华州村,往岁有耕田者,日晡疲甚,乃枕犁百卧。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屡前,牛辄跨立耕者之上,左右以角抵虎,虎不得近,垂涎至地而去。其人则熟寝,未之知也。虎行已远,耕者觉,见牛跨立其上,恶之,以为妖,因杖牛。牛不能言而奔逐之,愈觉其怪。归而杀之,解其体,食其肉,而不悔。【注释】晡:申时,古代时间段名称,相当于15时至17时。抵:触。觉:睡醒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含义。屠大窘1意暇甚2眈眈相向,欲啖之3因杖牛4(1)下列各组句子
11、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乃枕犁而卧屠乃奔倚其下B. 左右以角抵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 逐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D. 归而杀之而顷刻两毙(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其人则熟寝,未之知也。2(3)从甲、乙两文中,你分别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害怕,困窘1悠闲2瞪着眼注视3因此,就4(1)A(2)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走开了,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在前面儿坐下了。1那个人睡得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2(3)甲文启示:对于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要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么狡猾最终都要失败。乙文启示:好心无好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初一文言文必做详解版 义务教育 初中生 初一 年级 课后 练习 文言文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