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归纳精要和受用整个教师生涯的记忆口诀 .pdf





《2022年2022年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归纳精要和受用整个教师生涯的记忆口诀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归纳精要和受用整个教师生涯的记忆口诀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归类于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如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学生指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 中学学生心理- 中学生发展心理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小编抽提了重要部分进行归纳,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在微信NTCECN中回复(教资常考人物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 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出现遵
2、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 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 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 ,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
3、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 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 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
4、,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形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 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 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 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 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
5、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心理学研究证明, 遗忘是有规律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实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结果表明,学习材料
6、记熟后,经过l3 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 254左右。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1)遗忘是先快后设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2)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归纳精要和受用整个教师生涯的记忆口诀 2022 教育 心理学 经典 理论 归纳 精要 受用 整个 教师 生涯 记忆 口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