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doc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 给头发吹热风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 乙的体温一定低
2、于甲的体温【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不用力甩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只被测者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才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所以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答案为C。点睛: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据此作答。3
3、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B. C. D.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瀑布结成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树枝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故D错误。故选:C。点睛: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4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B. C. D. 【来源】福建省201
4、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故B正确。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6下列数据中,
5、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7(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
6、肯定不合理的是()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 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8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
7、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为0.05m3,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9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
8、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B【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白气”的形成。10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
9、要吸热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
10、可作答。1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A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 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
11、误;B.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 露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 雾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13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B. C. D.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答案】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
12、珠是液化现象B. 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C. 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 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A正确;洒水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吸热降温,B正确;白霜、雾凇的出现,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所致,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固,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
13、出热量。15依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如图,左边的鸟,两只脚之间为导线,电阻非常小,电压也非常小;右边的小鸟,两只脚分别位于灯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两只小鸟的电压不等,故A错误;B、冰雪环境中,冰雪能够升华,所以是有水蒸气的,故B正确;C、如图右侧的洞口突起,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左侧相对压强大,所以造成洞内空气流动,故C正确;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故D正确;故A错误,符合题意。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
14、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16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长度为3.20cm B. 温度为-1C C. 质量为27.0g D. 电压表为2.5V【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物体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故结果不正确,A错误;B. 流量计分度值为2C,温度为-2C,故B错误;C. 砝码质量为25g,游码指示质量为2.0g,故物体质量为27.0g,C正确;D. 电压表使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读数为12.5V,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重点是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读数时看清楚使用的量程,
15、弄清楚分度值,不要小看了读数,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17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故A正确。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快速放热直接变成了固态形成的。故C错误。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
16、错误。故选:A。点睛:(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1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 48min甲不吸热C. 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D. 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04min甲乙吸热一样多,故A错误;B、甲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甲是晶体
17、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B错误;CD、010min甲和乙都吸热,内能都不断增加,只是甲是晶体,吸热温度不变,乙是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1)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2)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3)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吸热内能都增加;(4)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19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18、 气、固、液 D. 液、固、气【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0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A. B. C. D.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 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具有弥漫性所以氢气分子会均匀的分布在容器当中,故答案A正确。2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
19、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 人体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中考 物理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2 专题 10 温度 物态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246782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