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国民收入核算中,净投资可以为负,但总投资无论如何不能为负。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存货的缩减额加上折旧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和设备的总价值,净投资为负;若存货的缩减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设备的价值,总投资也为负。三、计算 1 据表13-1提供的某国经济数据(单位:亿元),求该国相应年份的GDP、NDP、C、I 和In(净投资)。 表13-1指标第一年第二年新产建筑55新产设备1010新产消费品11090消费掉的消费品90110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旧1010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旧1010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3050年底消费品的库存量5030解:第一年各指标数值为:C =
2、 消费掉的消费品=亿元= 新产建筑新产设备年底消费 品的库存量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亿元n = 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旧 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旧=1亿元=亿元=(n)=0亿元同理可得第二年各指标的数值为:=亿元,= 亿元,n= 亿元 =亿元,=亿元2.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开采了50千克银,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产品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
3、1)项链为最终产品,其售价40万美元即为与此两项生产活动有关的GDP。(2)开矿阶段创造的增加值为10万美元,项链制造阶段创造价值为40-10=30万美元,合计总增加值,有GDP=10+30=40万美元。(3)在开矿阶段,工资7.5万美元,利润为10-7.5=2.5万美元;在项链制造阶段,工资为5万美元,利润为40-10-5=25万美元。两项工资和两项利润合计共40万美元。此即用收入法计算的GDP。3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和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13-2所示,试求: 表13-21998年1999年数量 价格数量 价格书本面包(条)菜豆(千克)100 10美元200 1美元
4、500 0.5美元110 10美元200 1.5美元450 1美元 (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对否?解:(1)1998年名义GDP为:10010 + 2001 + 5000.5 =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为:11010 + 2001.5 + 4501=1850(美元)(3)
5、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为: 11010 + 2001 + 4500.5=1525(美元) 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525-1450)1450 0.0517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为: 10010 + 2001.5 + 5001= 1800(美元) 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850 - 1800)18000.0278=2.78 % (5)对比(3)和(4)可看出,GDP的变化速度与我们选择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
6、P的基期价格有关。但需说明的是,一国GDP的变动源于价格水平的变动和最终经济成果数量的变动,不论采用哪一个基期价格计算GDP,都能将GDP中因价格变动引起的不可比因素剔除掉。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则基期的选择与实际GDP的变化无关。 4. 根据上题数据,以1998年为基期:(1)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2)计算这段时期的通胀率。解:(1)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数为1;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为 99年名义GDP/99年实际GDP= 1850/1525 1.213 (2)以GDP折算指数为基础计算的通胀率为(1.213 - 1)100% = 21.3
7、% 5.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解:(1)A的价值增加为:5000美元- 3000美元 = 2000美元B的价值增加为:500美元- 200美元 = 300美元C的价值增加为:6000美元- 2000美元= 4000美元(2)由生产法核算GDP,易得其值为
8、 GDP = 2000 + 300 + 4000 = 6300美元亦可用加总所有部门最终产品的方法计算GDP。易知A、B、C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分别为2800美元、500美元和3000美元,加总即得GDP数额为6300美元。(3)国民收入额为:6300美元- 500美元 = 5800美元(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单位:万美元)。 13-3表指标数量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金1866.6企业利息支付264.9间接税2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
9、253.9个人所得税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374.5个人消费支出1991.9解:(1)国民收入= 雇员酬金 + 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866.6+264.9+34.1+164.8+120.8=2451.2万美元(2)国内生产净值 = 国民收入+ 间接税=2451.2 + 266.3=2717.5万美元(3)国内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717.5+356.4=3073.9万美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红利-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2451.216
10、4.8+66.4-253.9+105.1+374.5=2578.5万美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78.5-402.1=2176.4万美元(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2176.4-64.4-1991.9=120.1万美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表13-4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解:(1)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净投资) = 4800 -(800 - 300)=
11、4300万美元 (2)净出口 = 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消费-政府购买= 4800 - 800 - 3000 - 960 = 40万美元(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 960 + 30 = 990万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 4300 - 990 = 3310万美元(5)个人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 = 3310 - 3000 = 310万美元8.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1)个人储蓄;(2)投资;(
12、3)政府购买。 解:(1)个人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4100 -3800 = 300万元 (2)投资 = 个人储蓄 + 政府储蓄 + 国外部门的储蓄=300 +(-200)+ 100 = 200万元 (3)政府购买 = 国内生产总值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5000 - 3800 - 200 -(- 100)= 1100万元第十四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计算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
13、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解:(1)将已知条件c=100+0.8y,i=5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750(10亿美元)此时,消费和储蓄的数额分别为c=100+0.8y=700(10亿美元)s=y-c=750-700=50(10亿美元)(2)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等于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之差,即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10亿美元)(3)已知c=100+0.8y,i=10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000(10亿美元)则增
14、加的收入为:y=1000-750=250(10亿美元)(4)将c=100+0.9y, i=50代入均衡条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500(10亿美元)此时的储蓄额为:s=y-c=y-100-0.9y=50(10亿美元)投资增至100时,类似地可求得均衡收入为y=2000,收入增加量为:y=2000-1500=500(10亿美元)(5)对应消费函数c=100+0.8y,易知投资乘数对应新的消费函数c=100+0.9y,易知投资乘数即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较原来增加1倍。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从300增加至500时(单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15、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ct=+yt-1,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解:(1)由储蓄函数s=-1000+0.25y,易得投资乘数投资增加导致的均衡收入的增加量为y=kii=4(500-300)=800(10亿美元)(2)当投资i=300时,均衡收入为y0=4(1000+300)=5200(10亿美元)由s=-1000+0.25y,且ct=+yt-1,,得消费函数ct=1000+0.75yt-1,当投资增至500时,第1、2、3、4期的收入分别为y1=c1+i=1000+0.75y0+500=1000+0.755200+500=5400(10亿美元)y2
16、=c2+i=1000+0.75y1+500=1000+0.755400+500=5550(10亿美元)类似地,可有y3=5662.5(10亿美元)y4=5746.875(10亿美元)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转移支付乘数ktr平衡预算乘数kb。(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
17、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1)由已知条件,易得yd=y-ty+tr=0.75y+62.5将已知代入均衡条件y=c+i+g,整理,可得均衡收入y=1000(10亿美元)(2)由已知,得=0.8,t=0.25,容易得到;(3)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与已有均衡收入的差额为:y=1200-1000=200(10亿美元)由y=kgg,得g=y/kg=200/2.5=80(10亿美元)由y=ktT(这里T为税收额),得T=y/kt=200(-2)=-100(10亿美元)由y=kbg(或y=kbT),得g=y/ kb=400(10亿美元)或T=y/ kb=400(10亿美元)即1)增加政府购买800亿美元、2)
18、减少税收1000亿美元、3)同时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4000亿美元,都能达到充分就业。4下面描述了某人一生中的收入状况:此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周期先后赚取收入30万美元、60万美元和90万美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1)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2)与上述(1)相反,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上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3)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新增加
19、财富为13万美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如果所增加的财富为23万美元,你的答案又将如何呢? 解:(1)(30万美元+60万美元+90万美元)4=45万美元,即该消费者四个时期的消费水平均为45万美元。由此知其第一个时期的储蓄为(30-45=)-15万美元;第二个时期的储蓄为(60-45=)15万美元;第三个时期的储蓄为(90-45=)45万美元;第四个时期的储蓄为(0-45=)-45万美元。(2)在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不存在借款可能性的前提下,该消费者第一期的消费为30万美元,然后再在剩下的三个时期中均匀其消费,每期的消费
20、额将是(60+90)3=50万美元。(3)设新增财富一开始即被预期到,若新增财富为13万元,且可利用信贷市场,易知该消费者每期的消费将在45万美元的基础上增加134=3.25万美元,达到48.25万美元的水平;若新增财富为23万美元,则每期消费额将达到45+(234)=50.75万美元。不可利用信贷市场的情况下,若13万美元的新增财富是在第一时期获得的,则其第一期的消费额此时变为30+13=43万美元,后三期的消费额仍为(60+90)3=50万美元,即新增财富全用于第一期的消费(若新增财富为23万美元,易知新的消费方案为每期50.75万美元)。若13万财富是在第二、三、四期中任一期获得的,则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