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1-1 物质的分类、转化及分散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1-1 物质的分类、转化及分散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1-1 物质的分类、转化及分散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化学总复习 1-1 物质的分类、转化及分散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海口模拟)用如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YZ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B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解析:电解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其范围大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答案:B2(2012年巢湖模拟)下列关于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浊液均可用过滤
2、的方法分离A B C D解析:不一定,如Mn2O7,不一定,如CO、NO既不能跟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乳浊液不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答案:B3(2012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所示。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解析:BaCl2溶液为盐溶液,应放在盐溶液位置,NaCl为盐,所以应将BaCl2溶液放在与NaCl溶液靠近的C处。答案:C4(2013年山东省沂源一中)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B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解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根据电离程度分类的,A错误。酸、碱、盐的溶解都有可能断裂化学键,但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C正确。浊液也会有丁达尔现象,D错误。答案:C5(2012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三联考)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不可能是()A甲C,X为O2B甲为SO2,X为NaOH溶液C甲为Fe,X
4、为Cl2D甲为AlCl3溶液,X为NaOH溶液解析:若甲为Fe、X为Cl2,则乙为FeCl3,此时乙(FeCl3)与X(Cl2)不反应,C错。答案:C6(2012年太原调研题)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和胶体D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焓值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解析: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A选项错误;电解质的强弱区分标准是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程
5、度,而不是导电能力,B选项错误;溶液和胶体的区分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C选项错误;化学反应的焓变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D选项正确。答案:D7(2012年金华期末考题)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解析:从直径可知该分子直径大小为纳米级,具有胶体的性质,胶体微粒的直径大于离子的直径,A错;胶体微
6、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C正确;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胶体,D错。答案:C8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ABCD全部解析:2Fe3Cl2,2FeCl3CaOCO2=CaCO3NaOHHCl=NaClH2OCl22NaOH=NaClNaClOH2OCO22NaOH=Na2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D9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混合物变成纯净
7、物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金属变成非金属A BC D解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答案:D10(2012年珠海模拟)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区别的本质特征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B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有电荷C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解析:A项,胶体与溶液区别的本质特征是粒子本身的大小,A错误;B项,胶粒可能带电,但胶体都呈电中性,B错误;C项,纳米材料只代表分散系中的粒子,缺少分散剂,从而无法形成胶体;血液属于胶体,它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凝聚沉降,D正
8、确。答案:D11(2012年东北师大附中三模)如右图所示,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铁;b.稀H2SO4;c.Na2CO3溶液;d.BaCl2溶液;e.Cu(NO3)2溶液;f.MgSO4溶液。图中编号代表的物质是()AH2SO4 BMgSO4 CCu(NO3)2 DBaCl2解析:图中表示的是该物质能和其他3种物质发生反应,根据所提供的物质判断只有BaCl2符合,它能和稀硫酸、Na2CO3溶液和MgSO4溶液反应,其他均不符合要求。表示MgSO4,表示Na2CO3,表示Cu(NO3)2,表示H2SO4,表示Fe。答案:D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1-1 物质的分类、转化及分散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 2022 高考 化学 复习 物质 分类 转化 分散 课时 作业 解析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