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x
《2022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苏轼词两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直插云霄的山峰、拍岸惊涛和澎湃的雪浪。C.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着力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指挥若定的东吴将军周瑜的形象。D.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与“雄姿英发”的周
2、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答案A解析A项,“词的开篇,直奔历史”不当,词的开篇写的是眼前景。2.词作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格调?(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34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奠定基调,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B.“吟啸且徐行”的意思是“在雨中边吟诗
3、边啸歌散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C.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何妨”二字透出一点忧伤,更增加挑战色彩。D.结尾三句是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人生顿悟。答案C解析C项,“何妨二字透出一点忧伤”错,应为“洒脱”。4.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解析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任天而动”的含义,“天”指自然,“动”指诗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词前面的小序和词结尾处的“胸臆”语分析即可。二、语言运用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
4、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参考答案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解析第处由后面所举例子可知,应填写“啸”的作用;由“据记载”后面
5、的内容可知,第处应填写“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由“与有关,也和有关”可知,第处应填写阮籍“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D.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答案A解析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2.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答案D解析A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项,北望中原气如山;C项,遥望孤城玉门关。3.下面对两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人物”是指那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卷起千堆雪”是比喻句,比喻浪花像雪一样白。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D.“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答案D解析“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终岁不闻丝竹声B.举酒欲饮无管弦C.樯
7、橹灰飞烟灭D.君当作磐石答案D解析“丝竹”“管弦”都代指音乐,“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5.从词的风格特点看,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答案A解析A项,属于豪放风格的词,B、C、D三项均属于婉约风格的词。6.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句子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白发的句子是:“,。”(3)定风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是:“,。”答案(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二、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78题。满庭芳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扌从扌从,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钅工。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注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扌从扌从:形容雨声。残钅工:残灯。逢逢:形容鼓声。7.下面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苏轼词两首 精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