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病理学笔记 2.pdf
《2022年病理学笔记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病理学笔记 2.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一、概念坏死( necrosis)指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二、病因与机理1.病因机械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2.机理 (1)直接作用致病因素直接破坏细胞结构或损伤细胞的组成成分而引起细胞坏死。(2)神经营养障碍o 神经损伤时,神经对组织的营养和机能调节作用障碍而引起相应坏死。响血管口径、毛细血管壁与细胞通透性、酶活性。( 3)变态反应三、病理变化组织坏死的镜检变化主要包括细胞核、细胞浆以及间质改变三方面。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核浓缩核染色加深,体积减小,核膜皱缩;原因:细胞核中核蛋白分解产生
2、游离核酸,使细胞核嗜碱性增强;o 核液减少,核体积缩小、核破碎核膜破裂,染色质崩解成小碎块,散在分布于胞浆中核溶解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染色变淡,整个细胞核完全溶解,仅存核影或完全消失。在DNA 酶作用下,染色质 DNA 分解。2.胞浆胞浆对伊红的亲和力增强,呈深红色颗粒;细胞浆糖元、核糖核酸减少,正电荷增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破裂3.间质纤维素性坏死。胶原纤维肿胀、溶解,相互融合;纤维素样物质。出现于实质细胞坏死后。坏死最后阶段颗粒状或均质无结构红染物质。四、坏死的类型(一)凝固性坏死以坏死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凝固为特征,也称干性坏死。1.机理在蛋白质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发生凝固。常
3、见于梗死、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2.眼观o 坏死组织肿胀,稍隆起于器官表面,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干燥坚实无光泽的凝固体; o 与正常组织界线明显。3.镜检初期组织轮廓尚在,但实质细胞微细结构消失;后期,坏死细胞核完全崩解消失,胞浆崩解融合为均质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4.特殊类型坏死A 干酪样坏死o 结核杆菌感染引起o 坏死组织外观呈黄色或灰黄色,质地松软易碎,像干酪或豆腐渣。特征o 坏死组织分解彻底,组织轮廓消失,坏死组织中除凝固的蛋镜检组织的固有结构完全消失,细胞成分彻底崩解、融合为均质红染的颗粒状物质。B 蜡样坏死o 肌肉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白肌病。眼观o 坏死肌纤维浑浊,呈灰黄或灰白色,干燥
4、坚实,外观像石蜡一样,固称为蜡样坏死。镜检o 肌纤维肿胀、断裂、横纹消失,最后变为均质红染颗粒状物质(二)液化性坏死(湿性坏死见于神经组织坏死和化脓性炎o 特征:坏死组织崩解并迅速液化变为液体。1.脑软化 o 脑组织坏死后迅速液化o 脑、脊髓含磷脂、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不易凝固,易液化。2.化脓性炎症(三)坏疽( gangrene )是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化。坏死组织腐败分解。眼观坏疽灶呈黑褐色或黑色o 这是由于腐败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的结果。3 类 1).干性坏疽好发部位特点:坏死组织干燥,收缩变硬
5、,颜色为灰黑色,周围有出血、充血性(2 ).湿性坏疽发生于与外界相连内脏器官o 特点外观呈污灰色、 污绿色或黑色;组织柔软湿润呈糊状, 甚至完全液化;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胺类、吲哚等刺激性气体,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影响大。3).气性坏疽特殊湿性坏疽,多深部创伤感染厌氧菌。特点坏疽灶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按压有捻发音五、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 APO) 又称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细胞凋亡是形态学概念, 程序性细胞死亡则是机制或功能方概念,强调细胞死亡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凋亡和程序化细胞死亡并不是完全相同的APO 对于清除机体衰老细胞
6、及无能细胞、维持自身稳定重要意义。1.细胞凋亡 (1)诱导凋亡的因素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射线、 TNF 、自由基、一氧化氮、细菌、抗癌药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2 - (2)抑制凋亡的因素性激素、 IL-2 、IL-5 、病毒等。能诱发或促进凋亡的因素中,不但有病理性因素(如自由基、细菌等 ),也有生理性因素(如激素、各种细胞因子等)。2 形态学特征 (1) 光镜细胞收缩变圆,胞浆嗜酸性增强
7、,整个细胞形成嗜酸性小体;核圆形,碎裂或消失。(2)电镜早期凋亡细胞收缩变圆,与邻近细胞脱离,表面微绒毛消失。胞浆致密,其中的线粒体、内质网及溶酶体等细胞器无明显变化。细胞膜多处向胞浆内深陷或呈圆顶状向外突出“发芽”。细胞核染色质凝集并附着于一侧核膜下,形成马蹄形或半月状凝集(染色质边集 )。凋亡小体形成凋亡中、后期核性凋亡小体胞核逐渐碎裂成小片状,由核膜包裹; 胞质性凋亡小体胞体凝缩,并从“出芽”的根部或从胞膜凹陷处断离形成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有完整的细胞膜包裹着,内含浓缩的胞浆、完整的细胞器或核碎块等。严重时,整个细胞均裂解成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全细胞性凋亡小体胞体只固缩不裂解,核碎裂消失
8、,形成一个光镜下的嗜酸性小体。六(一)结局1.吸收与再生2.腐离脱落糜烂溃疡3.机化、包裹5.钙化 体液中的溶解状态钙盐以固体形式沉积于坏死组织以及其它病理性产物的过程。眼观灰白色,质度坚硬,砂粒肝镜检HE 染色呈深兰色颗粒或团块。(二)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项目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发生原因细胞内部自动性细胞外部被动性细胞形态膜皱缩 ,体积变小体积膨大线粒体内腔闭锁 ,体积缩小内腔扩大 ,崩解溶酶体萎缩 ,或自噬泡形成膜破坏 ,各种酶类释出细胞浆浓缩 ,均质着染加深稀或浓 ,有颗粒或空泡细胞的 DNA DNA 等量断裂DNA 无规则降解核的形态多破裂成大小相等的碎片碎裂成大小不等的块
9、状核与胞膜形成凋亡小体膜破裂 ,碎核释出消除方式吞噬消除溶解消失周围变化无明显改变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第五节组织修复、代偿与适应1.修复( repair) 是指组织缺损由周围健康组织再生来修补恢复的过程。3.再生 (regeneration) 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细胞的分裂新生而修复4.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是指富含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的幼稚结缔组织。(1)肉芽组织的组成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2)肉眼观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5.增生( hyperplasia) 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
10、多称为增生。6.化生( metaplasia) 分化成熟的细胞,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或理化刺激,变为另一种成熟组织细胞的过程。萎缩发育正常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同时伴有功降低。脂滴主要成分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 ),也可能有磷脂和胆固醇。在石蜡切片中脂滴被脂溶剂(二甲苯等 )溶解而呈圆形空泡状。为了与水泡变性的空泡区别,可作脂肪染色。第四章炎 症炎症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 (inflammation) 有血管系统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基本变化是局部细胞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第一节
11、炎症的原因和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一、 炎症的原因(致炎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免疫性因素、机械性因子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三种一、变质变质(alteration) 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二)变质的病理变化1.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炎灶实质细胞间质2.物质代谢改变(三)炎性介质作用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具有趋化作用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12、 - - - - 3 - .炎性介质的类型1.血管活性胺 (1)组织胺非那根、扑尔敏(抗组胺药)(2) 5-羟色胺 (血清素 )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1)前列腺素 (PG 扩张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发热和疼痛、对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有微弱的趋化作用。(2)白三稀 LT) 作用 :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对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3.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作用于免疫细胞、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肽类分子。(1)白细胞介素 -1 (IL-1 )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对中粒,巨噬c 趋化作用 2 增强吞噬作用3 杀伤特异靶C 巨噬细胞合成细胞因子;
13、抗病毒、抗感染;诱导发热。抗细胞增殖。二、渗出渗出包括血管反应(血液循环改变)和血液成分的渗出两部分。(一)血液循环改变1.微动脉短暂的痉挛2.动脉性充血(高流动相)3.静脉性充血(低流动相)原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静脉管腔狭窄静脉受压4.血流停滞(血流淤滞相)(二)血液成分的渗出渗出(exudation) 是指血液中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炎灶的过程。漏出液 (transudate) 单纯流体静压升高所形成的液体。炎性渗出液与漏出液不同。1.液体渗出渗出液 (exudate) 炎性水肿积液(1)渗出液的类型浆液性渗出液纤维素性渗出液(2)渗出液的作用渗出液的防御作用、稀释毒素、运输作用、
14、限制病原体的扩散不利的一面发生在肺脏、发生在脑膜、心包腔内积液粘连(3)液体渗出的原因和机理1)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致炎因素、缺氧和炎症介质作用可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缝隙扩大 ;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吞饮增多2)微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3)组织渗透压升高。2.细胞渗出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游出 ) 炎性细胞(1)白细胞渗出过程(2)白细胞渗出的原因和机理白细胞游出是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协同作用的主动过程。近年研究发现,附壁的白细胞穿过血管壁,亦是由粘附分子(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协同完成的。趋化作用白细胞穿过血管壁,向炎灶集中。白细胞向炎灶定向运动的特性称之为趋化作用。趋化因子精确
15、调控着白细胞向炎区游走、集中,并行使其功能。趋化因子有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并具有特异性。如: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一些多肽和类脂趋化因子对嗜中性白细胞有趋化作用;内源性的趋化因子,IL-8 是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化剂3.炎性细胞的种类及功能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五大类。(1 嗜中性白细胞1)形态结构和特征细胞直径 9-10 微米 ,核分叶,嗜中性颗粒姬姆萨瑞氏颗粒内含有多种溶酶体酶,如溶菌酶、过氧化酶、酸性及碱性磷酸酶、阳离子蛋白、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等。2)功能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和较强吞噬作用。吞噬细菌、坏死组织小碎片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嗜中性白细胞
16、在pH7-7.4 的环境中功能最活跃,pH6.6 以下开始崩解。3)在炎症中的作用出现在炎症的早期和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的全过程。(2)嗜酸性白细胞1)形态结构和特征大小 9-12m 、核嗜酸性颗粒主要含有过氧化物酶、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活性氧以及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炎症介质。无溶菌酶和吞噬素2)功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3)在炎症中的作用变态反应性炎、寄生虫性炎和食盐中毒过程中。(3).嗜碱性白细胞1)形态结构和特征直径 10-12m ;胞核呈不规则的S 状 ;嗜碱性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组织胺、 5-羟色氨、血小板激活因子和其它血管活性物质2)功能和在炎症中的作用嗜碱性白细
17、胞参与型变态反应。(4).单核细胞1)形态结构和特征直径15-25m;胞核肾形或马蹄形;嗜天青颗粒(即溶酶体),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脂酶和溶菌酶等。2)功能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和吞噬机能。可吞噬较大的微生物、异物以及细胞等。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介质,调控炎症反应。慢性细胞内感染时,单核细胞可变成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噬细胞,成为主要的炎症细胞。3)在炎症中的作用在PH6.8 以下时 ,仍具有活力。出现在慢性炎症和炎症的晚期。在一些细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18、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4 - 菌、布氏杆菌、李氏杆菌以及一些病毒感染时,单核巨噬细胞常成为主要的炎症细胞。(5).淋巴细胞 (lymphocyte) 1)形态结构和特征淋巴细胞有大、中、小三种,直径分别为5m、10m、15m,成熟的淋巴细胞多为小淋巴细胞。核胞浆根据来源、功能及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可把淋巴细胞分成T、B、K、NK 等几大类。2)功能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一是调节功能包括辅助性 T 细胞 (辅助 B 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诱导性 T 细胞 (放大某些 T 细胞介导的效应作用)和抑制性 T细胞 (抑制免疫反应 )。二是
19、效应功能细胞毒性 T 细胞,参与迟发性过敏反应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演变为浆细胞。浆细胞胞浆较丰富,核呈圆形,常位于细胞的一侧,核染色质团块沿核膜呈辐射状(车轮状)排列。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K 细胞 (killer cell) 能杀伤被抗体覆盖的靶细胞。NK 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是一类无需抗原刺激,也无需抗体参与的杀伤细胞,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3)在炎症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上述功能直接起到杀伤病原体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调节其它炎症细胞的渗出和功能。一般出现于慢
20、性炎症和炎症的晚期,在病毒性和过敏性炎时,淋巴细胞常成为主要的炎症细胞。4).炎症细胞的效应机制(1)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是吞噬细胞与经过抗体和补体调理后的吞噬物接触,伸出伪足包裹吞噬物形成吞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物被溶酶体的水解酶消化、分解的过程。(2)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增生主要是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炎症增生的功能3:第三节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一、炎症的局部症状1) Redness (2) Swelling (3) Heat (4) Pain (5) Loss of function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一)发热(二)血液中白细胞
21、的变化生物性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增多的白细胞类型因病原体和病程不同而有差别。在急性炎症的早期和化脓性炎症核左移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时慢性和病毒性炎(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增生第四节一、炎症的经过1.急性炎2.慢性炎3.亚急性炎二、炎症的结局1.完全痊愈2.不完全痊愈3.慢性迁延不愈4.蔓延扩散病第五节炎症的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炎症的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机体通过发生炎症使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损伤作用局限化,并进而消除病因,修复缺损,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也会带来不同的损害。第六节炎症的分类依据炎症局部的病变,将炎症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三大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病理学笔记 2022 病理学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