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
《【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 摘要:佛教从根本上讲是出世法,但由于修行是在世间,因而又是入世法,具有社会功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借鉴其生命观与修行观的相关内容,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和谐社会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已经有约2000年了,但是,不少人对它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它是消极避世的,有的认为它是迷信的,有的把它作为求取升官发财的手段,有的对它将信将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出现这些现象,主要与佛经不易理解有关,因为佛经中讲了很多超世俗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很难理解;文字看懂了,但意思不易领会。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佛
2、经,不断理解、体悟,有了一些收获。我认为,佛教是佛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修行观;它虽然最终目的是出世的,但修行却在世间。因此,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什么是佛教生命观 佛教生命观与生物学的生命观不尽相同。在生物学中,主要讲三种生命形式,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或者说生命的本质,在于生物体能够进行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新陈代谢作用。而佛教讲的生命形式则有十种,即十法界,生命的本质是灵魂。 十法界即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十法界中,前六个法界属于六凡道,是有生死轮回的;后四
3、个法界叫四圣道,都脱离了生死轮回,进入永恒的涅,永生无死。六凡道中,前三法界叫三恶道,后三法界叫三善道。四圣道中,声闻和缘觉属于小乘果位,只自度不度他;菩萨和佛属于大乘果位,不仅自度还要度众生。十法界中,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有畜生和人两个法界,其它八个法界的生命形式我们都看不到。从修行的阶位来讲,十法界确有高低之分。但佛教认为,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因此,十法界又是平等的。 二、什么是佛教修行观 佛教修行观以其生命观为前提,下面按修行的本质、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能修行、怎样修行的顺序来介绍。 1.修行的本质 简单地说,修行即从六凡到四圣。佛经讲的此岸与彼岸,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此岸即
4、六凡,彼岸即四圣,尤其是大乘的菩萨和佛两圣;佛经讲的波罗密(有的也译为波罗密多),指的是到彼岸、四圣;佛经讲的般若,指的是大智慧,即般若智慧,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船,所以也比喻为般若船。所以,般若波罗密,指的就是借助般若智慧,从六凡的此岸度到四圣的彼岸。 2.为什么要修行 这讲的是修行的必要性。 首先,佛教认为六凡或六道众生只有财、色、名、食、睡五种假快乐,而没有四圣的涅这种真快乐。六凡或六道是苦的,有生苦、老苦、死苦、病苦、爱别离苦(不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求不得苦(想得到的又得不到)、怨憎会苦(要与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五蕴2炽盛苦。 其次,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由于受贪、嗔、痴等无明的迷惑,犯下很
5、多身业、口业、意业3,有业因就要有果报,因此,要不断轮回。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与三世因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果不通过修行跳出六道,就要生生世世,不断轮回,无有了期。这种六道轮回的因果链条可用十二因缘(因为内因,缘为外因)的道理来说明。十二因缘即无明(过去世的烦恼)、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的善恶业)、识(过去世之业而在现世受胎时保留下来的信息)、名色(识与父母精血和合而成现世的身心)、六入(六根4形成)、触(六根接触六尘5)、受(产生苦或乐的感受)、爱(喜欢的想追求,不喜欢的想舍去)、取(“爱”付诸行动)、有(由于本世的“爱、取”作下各种业)、生(本世的业形成下世的因)和老死(本世结束,肉体败坏
6、,但神识继续轮回),组成一个三世因果不断轮回的图景。 再次,佛教的三法印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认为六道诸行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六道众生的“我”,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假的,不永恒;四圣道的涅是真实的,永恒的。既然六道是苦的,是假快乐,是无常、无我的,而且要不断轮回,而四圣道的涅是真快乐,是永恒的,所以,要通过修行,跳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道。 3.为什么能修行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皆可通过修行成佛,这就是修行的可行性。正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才有可能修行。所以,修行不是从无到有或无中生有,而是去掉覆盖在众生本具佛性上的无明6,无明去掉了,佛性也就显现了,众生也就成佛了。 4
7、.怎样修行 既然众生身上本具佛性,只是因为被无明遮盖,才成为众生而不是佛,那么,修行的任务就是去掉无明。佛教经典里,讲了很多修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1)四圣谛 四圣谛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讲众生是苦的,集谛讲苦的原因,灭谛即脱离痛苦到达快乐境界即涅,道谛是脱离痛苦到达快乐的方法,即修行。所以,四圣谛是关于修行的总概括,也就是说,修行要分为四个阶段,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2)三学 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要守戒律,佛教针对不同的对象规定了不同的戒律,比如五戒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在五戒基础上增加了不涂饰香料和歌舞视听、不眠
8、坐高广华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三项,等。定就是要修禅定,禅定即静虑、止观,但不是像植物人一样什么也不想,也不是浮想联翩,而是要使每时每刻躁动不宁的心定下来,专注于一境,不散乱。慧就是智慧,通过不断修习戒律和禅定,智慧之光就会逐渐显现,就会逐渐去掉无明,最终成佛,所以,慧是戒和定的结果。 (3)六波罗密 六波罗蜜也叫六度,是六种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即给穷人以财物帮助,法施即讲经布道,无畏施即给陷入困难恐惧境地的人以对策等的帮助。布施的目的在于对治悭贪。第二是持戒,有各种各样的戒律,已如上述,它的目的是对治恶业,使众生身心清凉。第三是忍辱,就是忍耐各种迫害,目的
9、是对治恚,使心安住。第四是精进,就是要不懈不屈不挠地坚持修行,目的是对治懈怠。第五是禅定,目的是对治乱意,使心安定。第六是智慧,目的是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 此外,还有其它很多修行方法,比如三十七道品、二十五圆通、念经以及各宗各派介绍的方法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不管修行的方法有多少,关键的在于修心,因为心是行动的基础,心善则行善,所谓“心净则佛土净”。而修心,就是去掉无明。正如前面讲的,修行的本质是脱离六凡进入四圣,而凡圣皆有佛性,只不过六凡众生的佛性被无明遮盖住,所以修行的任务是去掉无明,使本有的佛性显现,就像去掉矿石表面的杂质得到纯金。众生之所以有无明,关键在于有“我执”,认为“我”是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佛教 生命 修行 及其 促进 社会 和谐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