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题(含详解).docx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题(含详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欧姆C托里拆利D牛顿2、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
2、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ABCD3、下列关于某名初二学生的相关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A质量约50kgB身高约1.58mC百米赛跑成绩约14sD双脚静止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50Pa4、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5、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啄木鸟的嘴尖而细B滑雪板大而宽C书包带很宽D图钉帽
3、面积较大6、如图所示,小长方体甲叠放在大长方体乙上且充分接触,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乙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B乙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C甲对乙的压强大小为D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7、如图为飞机的机翼截面形状示意图。飞机在飞行时,关于机翼的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气流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B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D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8、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是300gB一名初
4、中生的密度大约是1g/cm3C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108km/sD一名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32Pa9、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cm/sB普通居民家里卧室门高度大约是4mC一名普通成年男性受到的重力大约是70ND一个鸡蛋打碎后均匀涂抹在0.5m2的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1Pa10、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第卷(非选择题
5、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40N,甲的底面积为10cm2,乙物体质量为1.6kg,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甲对地面的压强为_Pa。(g取10N/kg)2、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他测出大气压强值是_Pa。3、甲、乙 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则可计算出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cm。当它们被切去高度均为12cm,将各自被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剩余部
6、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且p1:p29:4,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4、为纪念_在物理学中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生活在3.6亿年前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在啃食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5、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这利用的是_原理。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轮子与地
7、面的总接触面积是,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小明在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1)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求自行车的重力?(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3)自行车在第89s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2、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米2,盛有0.3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水;求正方体乙的体积V乙;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3、如图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边长为3
8、0cm的正方体箱子,箱子重50N,其顶部有一根长20cm、横截面积为4cm2竖直的管子与箱子相通,管子重10N,管子和箱子都灌满水。(g=10N/kg)求:(1)箱内顶部受到水的压强?(2)箱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4、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如图所示。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43.2g,排气孔的面积为6mm2.。求:
9、(1)锅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多少,最大气压可达多少?(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5、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向管中灌水时,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求管中装满水时:(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2)若桶底底面积为1200cm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多大?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实验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形管液体压强计探究“
10、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图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并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_有关。(2)根据实验次数_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
11、度_(选填“有”或“无”)关系。(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_。(选填“只可得出结论”、“只可得出结论”或“结论和都可以得出”),你认为小红在1到3次实验时发现不等于的原因是_;(6)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和_。表一:甲容器(水实验次数格1103042202083301012430512表二:乙容器(水实验次数格5104046
12、2030873020128401016表三:丙容器(盐水)实验次数格910405102030101130201512401020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做了如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3)比较_图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4)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小
13、明保持(f)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g)所示。比较(f)、(g)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小宇认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_;(5)若图(g)中U形管左侧红墨水面比探头放入液体之前下降了,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的大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
14、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中学生年龄较小,体重较轻,质量在50kg左右,A符合实际,故A不符合题意;B初二学生年龄较小,身高在158cm=1.58m左右,B符合实际,故B不符合题意;C初二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4s,C符合实际,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左右,D不符合实际,故D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设未切割前,甲乙的重力分别为G甲、G乙,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S乙,桌面水平,甲乙对桌面的压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八 压强 同步 练习 试题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