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记录,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试管加入的物质
2、(各2毫升)水温时 间试剂加碘后的实验现象1号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2号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3号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A变蓝不变蓝变蓝B不变蓝变蓝变蓝C不变蓝不变蓝变蓝D变蓝变蓝不变蓝2、人体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受精部位,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卵巢睾丸输卵管子宫输精管附睾ABCD3、某人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发现有红细胞、蛋白质,此人身体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盂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4、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 )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5、关于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
3、是( )A胎儿在卵巢中发育B胎儿需要呼吸和消化食物C胎儿从羊水中获得营养物质D胎儿与母体间联系的纽带是胎盘和脐带6、食物中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有机物能够为动物运动提供能量。这些能量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被释放出来?( )A消化和吸收B呼吸作用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D光合作用7、课间操跑步时,同学们会呼吸加速,从而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师建议要用鼻呼吸,原因之一是用鼻呼吸能够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B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原因之一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有机物的氧
4、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8、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仍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B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属于不正常现象C青春期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减弱,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D青春期出现逆反等问题,是无法控制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即可9、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B女性的青春期发育要早于男性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D青春期发育之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已趋完善10、下列能正确表示人体内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是( )A输尿管一肾脏一膀胱一尿道B肾脏一输尿管尿
5、道一膀胱C肾脏一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D肾脏一膀胱一尿道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肺有_叶,右肺有_叶。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是_,它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2、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它能产生卵细胞。4、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女子短道速滑比赛的激烈竞争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激烈的竞争提高了观赏性,对运动员却是极大的考验。下图所示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此时运动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_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是_ 。
6、5、血液是由血浆和_两部分组成的。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_)2、在正常人体中,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儿童的心率一般快于成年人。(_)3、皮肤不是排出代谢废物的器官。(_)4、贮存和输送精子的结构是睾丸。(_)5、神经系统中调节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布氏田鼠有聚群行为。为研究布氏田鼠聚群行为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布氏田鼠从食物中获取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胞的_作用,将其中的能量释放
7、出来,一部分用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用于抵御寒冷。(2)选择实验用布氏田鼠时,应遵守的原则有_(写出一点即可)。将布氏田鼠平均分成四组,在常温和低温下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为减小误差,测定的值应_。三周后,四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摄食量变化如图1所示。(3)比较_(填写序号)组可知,在低温条件下,小鼠需要增加摄食量以抵御寒冷。与1组小鼠相比,2组小鼠_,可见聚群小鼠不需要大量增加进食即可抵御寒冷。(4)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可影响肠道中某种脂肪酸(食物消化产物)的含量,该脂肪酸含量越高,能量需求越低,即对食物的摄入量会减少。为研究聚群行为是否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进
8、行如图2的实验。实验最初用抗生素处理小鼠肠道的目的是_。若实验结果检测到第2组小鼠肠道内_,则说明聚群行为小鼠的摄食量改变可能是由肠道菌群引起的。2、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实验,其中A、B、C、D表示四个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变蓝的是_号试管。(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能使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_作用。(4)小明是个急性子的孩子,在C步骤时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试管滴加碘液,你预测小明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5)该实验的变量是_,结论是_。(6)进行此实验时,两支试管都要放入37水中,这
9、样处理的目的是_。3、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人在不同状态下,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测量喝酒前后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用来规劝司机不要酒后驾车。测试方法如下:如图,测试者拿尺的上端,被测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下端的0刻度位置。被测试者集中注意力,当看到测试者松开手时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然后记下尺子下落的高度。选取一被测试者,让其在A不饮酒、B饮300毫升啤酒、C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单位:厘米)。ABC第一次24.432.248.7第二次25.533.253.0第三次25.135.051.3(1)对被测试者饮酒前
10、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_。这是因为饮酒后的人的_系统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3)被测试者看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感受器为眼球中的_。(4)实验中只选用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4、请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分析回答问题。I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II将A馒头碎屑放入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乙试管
11、中,注入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如图)。III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IV 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1)将馒头切成碎屑,这是为了模拟_;(2)实验中滴入的唾液或清水都是2毫升,为什么需要等量呢?理由是_;(3)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_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的_具有消化作用。(4)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_中的温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
12、37左右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详解】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可是温度太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不能够初步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选A。2、B【分析】(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人体产生精子和分
13、泌雄性激素的是睾丸;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子宫。故选B。3、B【分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详解】由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有炎症,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
14、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验尿时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故选B。4、C【分析】喜鹊等动物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动物体也有调节作用。【详解】 喜鹊等动物体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所以,
15、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选C。5、D【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A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故A错误。B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得来自母体的氧和养料,并且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C错误。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
16、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故D正确。故选D。6、B【分析】人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小肠的消化只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人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错误。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正确。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错误。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第四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课时 练习 练习题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251396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