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高考语文二轮增分突破14.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4高考语文二轮增分突破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4高考语文二轮增分突破14.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二轮增分突破14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答:_(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答:_答案(1)“水急流”是应首句中的“解行舟”而来,又是下句中“人已远”的缘由,这样写环环紧扣,结构紧凑。(2)古人写景常以“眼前景”为实,而以想象之景为虚。据此,本诗一、二句是写实,三、四句是写虚。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写得孤独凄凉,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深情。这两句写法与柳永雨霖铃
2、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极为相似。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答:_答案反衬。“忘却愁”是因为“闲临水”“贪看飞花”,衬托出武昌春色的迷人,情随景移,表现出诗人在“临水”“看花”时的愉悦心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何以见得?答:_(2)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4 高考 语文 二轮 突破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