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实验总结提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实验总结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实验总结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高一上学期生物实验总结提纲41分子与细胞(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步骤器材与试剂作用与原理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1)制片于载玻片上0.9%的NaCl溶液滴裂,维持细胞形态。载玻片烘干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2)水解8%HCl中30保温5分钟(3)冲洗用蒸馏水缓流冲洗10分钟(4)染色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5)观察显微镜下观察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
2、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实验结果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对比DNA+二苯胺(沸水浴加热)蓝色211、什么是还原性糖可溶性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还原糖乳糖。的鉴定非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糖元。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实质还原性糖将Cu(OH)2被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步骤(1)选材(2)制备组织液制浆过滤取液(3)呈色反应加入组织样液2ml加入刚配好的斐林试剂1ml50-60温水浴加热2分钟斐
3、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氢氧化钠)和乙液(0.05g/mL的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先变棕色,最后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操作方法含糖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结果颜色变化22脂肪的鉴定1、脂肪+苏丹(2-3分钟)橘黄色2、脂肪+苏丹(1分钟)红色步骤方法一方法二(1)取材(2)制片(3)观察操作方法花生子叶匀浆+3滴苏丹(2-3分钟)橘黄色花生种子浸泡,切成薄片取最薄的切片,滴加2滴苏丹,1-2滴50%酒精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23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双缩脲(H
4、2NOC-NH-CONH2)能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步骤操作方法(1)取材(2)呈色反应结果颜色变化鲜肝提取液或豆浆、牛奶样液中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的硫酸铜溶液)出现紫色反应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也叫接目镜。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做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从形态上看,接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显微镜放
5、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即“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q”1、对光2、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盖玻片4、左眼看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直到看到物像5、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1、低倍镜下看清物像2、移动玻片,使所需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5、调节光圈。对比低倍镜高倍镜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步骤(1)取材操作方法新鲜的藓类的叶菠
6、菜叶下表皮略带一些叶肉注意叶片不能太干了,保持有水的状态目的与作用藓类叶为单层细胞下表皮容易撕取,要略带些叶肉以免影响细胞活性视野范围大小物镜与玻片间距离大小视野亮度亮暗物像大小小大物镜放大倍数成像低倍镜的使用高倍镜的使用(2)制片(3)观察(1)取材(2)染色(3)观察叶绿体呈椭圆形,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长轴)转向光源,在强光下以最小面积(短轴)转向光源。漱口,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将口腔细胞放在健那绿液滴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问题1、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观察线粒体?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叶绿体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2、如果观察发现
7、染色不足,如何补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健那绿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6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验;有的是在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如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无绿色)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用不同的温度分别处理得出结论是作为相互对照的。条件对照虽然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但这种处理是有对照意义的。如“证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的实验中,可用甲状腺抑制剂饲喂蝌蚪,这就是作为条件对照的。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四步曲)(1)材料
8、是否要制取或处理?(包括实验前测)(2)是否要分组编号?(3)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科学性、可行性、节约成本、随机性)(4)结果观察(预测)、纪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7描述准确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结论是“”。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没改变),“”。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实验试题的一般考查的方面(1)实验课题的描述(2)实验的基本原理(3)实验材料的选择(4)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5)实验处理对照的处理方法分组、等量、重复对照的可行性
9、科学性器材试剂的正确使用实验安全实验方案评价内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酶、动植物激素、植物离子吸收、质壁分离(6)实验表格的设计(7)结果预测及分析、统计计算9、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如下图所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也几乎不再改变。如下图所示。
10、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其特点如下图中曲线变化所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定PH时活力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度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定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如下图所示。10、过酸过碱时酶失去活性,空间结构被破坏,不会再恢复活性。过高温可导致酶失去活性,空间结构被破坏,不会再恢复活性。低温时酶活性降低,若再给予适宜温度,酶活性增强。1
11、1、实验提示(1)如何控制温度?梯度如何设置?(2)如何控制PH的变化?梯度如何设置?(3)注意实验步骤先后顺序的严谨性。(4)如何检测结果?用碘液?用斐林试剂?有何不同效果?有何不同注意事项?(5)对结果的分析?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扩散快,因而将色素分离。步骤操作作用(1)提取色素称取5克新鲜绿色叶片剪碎加少量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加棉塞塞紧。干燥滤纸条剪去一端的两角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上学 生物 实验 总结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