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六章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六章要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六章要点总结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分组记忆不看排名)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距离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连续性铁路、航空、公路、河运、海运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成本航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1)高速化(2)大型化(3)专业化(集装箱运输)(4)网络化二、交通运输布局1、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线和点2、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综合运输网2、基本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
2、3、影响因素经济(最决定性因素)、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保障性因素)、自然(可能性因素)案例南昆铁路(途经云、贵、桂)建设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连接西南内陆和华南沿海,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2、社会因素沿线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多、贫困人口多,有利于脱贫致富、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3、技术因素我国较高的铁路建设技术,是南昆铁路能够建成的保障4、自然因素(1)地势起伏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交界处(2)水文条件复杂途经西江及其众多的支流(3)地质条件复杂途经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又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区(4)自然资源丰富煤矿(六盘水煤矿)、磷矿
3、、石油、铝矿(平果铝矿)、旅游资源丰富5、政治因素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成的影响交通线变化兴起经济发展加快聚落形态变化案例聚落形态沿交通线两侧扩展;株洲、武汉、筑波形成大城市带衰落缓慢聚落形态保持不变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衰落(运河淤塞、海运发展、京沪铁路建成)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密度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2、位置交通最优导致市场最优,商业网点选择交通最优位置布局3、商业中心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史(了解)生产力水平人地关系思想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二、
4、环境问题1、分类(1)生态破坏(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短缺的资源主要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2、分布(1)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2)地域差别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加重3、根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4、实质发展问题三、可持续发展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5、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参考课本图12了解)3、基本原则(重在理解应用)(1)公平性(2)持续性(3)共同性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必然性1、人口问题(根源)人口基数大,低素质人口多2、资源问题总量大,人均少,资源相对短缺3、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二、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比较经济模式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物质流动结果资源输入减量,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集约利用利用率高资源化粗放利用一次性利用,污染和废弃利用率低物大量排放物质反复循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环流动相结合物质单向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动带来环境问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
6、关系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局部性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严重2、清洁生产工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考虑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3、生态农业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4、健康、适度的消费模式生活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扩展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要点总结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区位选择因素1、自然因素(1)水源(2)土地(3)原料二、主导因素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形成原因(4)能源2、经济社会因素(1)市场(2)交通(3)科技(4)政策(5)劳动力(6)资金(7
7、)农业基础(8)个人偏好3、环境因素(1)废渣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远离居民区和农田(2)废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垂直地带(3)废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上游典型部门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厂、葡萄酒厂,制糖工业家具制造业、冰淇淋厂、面包厂,啤酒厂、饮料厂、石油化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解铝工业发展变化科技进步,使得交通迅速发展,原料的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进步,使得交通迅速发展,动力的影响减弱科技进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对数量的要求减少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料不方便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过高(产品大大减轻)产品不方便长途运输,或产
8、品运输成本过高(产品大大加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需要大量而廉价劳动力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对技术要求高电子工业、飞机制造业、精密仪器工业活动科技进步导致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变化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条件改善(高速化、大型化)工厂可以远离原料地、燃料地布局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素质、人才、科技的要求提高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靠近市场布局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对原料、燃料的依赖程度下降阅读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变化时间早期主导因素动力导向型原因煤炭消耗量大冶金技术的进步,使焦煤消耗量大幅下降科技进步,使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巨型矿石运输船)区位选择靠近煤矿靠近铁矿典型例子鲁尔区武钢、包钢、鞍钢20世纪
9、初原料导向型二战后市场导向型靠近沿海钢铁消宝钢、日本的福费市场,便于原山、意大利的塔料和产品的运输兰托临海型布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形成了大型沿海工业地带,如日本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集聚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集聚的效益例子工序上的工业联系1、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棉花纺纱厂织布厂印染2、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厂服装厂、汽车厂等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1、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一些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设施,以及廉价劳动力业园等2、节约了生产建设投资2、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形成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或以工序
10、上的工业联系,或以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2)工业地域发展(工业点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地带)发展程度高低原因工业联系复杂,协作企业多、规模大、面积大例子钢铁城(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匹兹堡)、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汽车城(长春、十堰、底特律、斯图加特)工业联系简单,企业少、规模小、依靠自然资源或农产品,发展的初步的加工面积小工业,如矿产资源开采工业、食品工业二、工业分散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原因原料和产品质量轻、体积小、价值高(如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如汽车)工业集聚过度,导致环境污染、成本增加(2)效益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提高
11、经济效益形成了跨国企业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现代化的交通(2)现代化的通信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以鲁尔区为例)典型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意大利西北部、中国辽中南地区。1、生产特点(1)、发展基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主导因素为原料导向型)(2)、工业部门(煤炭、火电、化工、钢铁、机械、纺织)以重工业为主(3)、生产规模以大型企业为主(4)、分布特点高度集聚2、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中西部莱茵河畔,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水源充足(3)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4)鲁尔煤田的煤炭储量丰富
12、、开采条件好、品质优良(5)市场广阔(6)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3、衰落原因(1)新科技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2)产业结构单一(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冶金技术的进步,使煤炭消耗量减少开采条件变差,成本增加(4)世界性的钢铁产能过剩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替代品(橡胶、塑料)的广泛使用,使钢铁需求量减少(5)高度集聚,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成本增加4、整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核心措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技术工业(如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业、旅游业、科技、教育)(2
13、)调整工业布局向德国西部和南部转移向荷兰沿海转移(3)优化环境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植树种草5、整治效益(1)产业结构多样化(2)工业布局趋于合理(3)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活动中国辽中南重化工业基地的区位条6、交通便捷(铁路)件1、地理位置优越濒临黄海、渤海海峡和二、新工业区(以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起辽宁省业区为例)中部腹地、南至辽东半岛南端,临近京津冀典型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温州工业基地乡镇企业、珠三角专业镇。2、水源不足降水量少、水污染严重1、生产特点3、铁矿石、海盐资源丰富(鞍山铁矿)(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4、石油、煤炭资源丰富(2)分布地区小城
14、镇和乡村5、重化工业产品市场广阔(3)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4)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5)分布特点生产过程分散,甚至家庭包工的形式(6)企业的相关性强(7)专业化程度高2、区位条件(1)小城镇用水用地方便(2)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3)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4)交通运输便捷(5)政府的大力支持(6)大批廉价劳动力(7)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3、发展模式工业小区三、新工业区(以美国的硅谷为例)典型地区美国的“硅谷”、德国南部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日本的九州岛、印度的班加罗尔、中国的中关村。1、生产特点(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2)分布地区小城镇和乡村(3)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4)工业
15、部门以高技术工业、微电子工业为主(5)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6)产品更新换代快(7)产品附加值高(8)经济增长速度快(9)研发费用的比例高(10)面向世界市场2、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纬37度,美国西海岸,海岸山脉和圣弗朗西斯科湾之间,旧金山市东南部(2)地中海气候宜人温暖湿润,阳光充足(3)环境清洁优美(4)交通便捷航空、高速公路(5)人才和技术密集集中了大量的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和科研机构,构成了完善的产学研体系(6)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7)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扩散高技术工业高度集聚用地紧张,地价上涨扩散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区位优势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住房租金低活动中关村和硅谷的异同点1、相同点(1)集中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人才和技术密集(2)交通便捷(3)政府的大力支持2、不同点和不足之处(1)过于靠近市区,用地用水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2)科技水平不高,研发费用不足,科技创新不够,自主知识产权很少(3)尚未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有待健全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六章要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六章要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