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荐}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教案.pdf
《{强力推荐}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力推荐}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教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 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本节教材,就是要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 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 (得失电子能 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 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二)知识框架 原子中各微粒 核 外 电 之间的数量关 子 运 动 系、电性关系 特 点原 核外电子
2、的 和质量关系 核外子原子核 排 布 规 律 核 素 和 电子的(质子和 ( 原 子 结 构 同位素 构中子) 示意图) 成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得 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间的关系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 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 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 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3、A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Z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 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
4、 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假说、 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第 1 页 共 8 页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 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
5、能力,尝试运用比较、 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上网查阅,14 6C 在考古上的应用;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搜集有 关原子结构模型的资料。 参考网址 1. 2. (二)教师准备:教 学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六课时安排 2 课时 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提问】【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点评】【点评
6、】开头简洁,直截了当,由初中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过渡到原子结构的学习。 【板书板书】第一节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 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媒体显示】利用 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2.现象: 【观察、思考】【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
7、么? 【讨论】【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 并由代表发 言。 【归纳、小结归纳、小结】3.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 第 2 页 共 8 页 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点评】【点评】通过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实现一种 科学探究的体验;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神。学会一种方法:通过粒子撞击实验,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 认识一个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
8、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质疑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 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板书】一. .原子核核素 1.原子核的构成, 【媒体显示】【媒体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 质量(kg) 相对质量 电量(C) 电荷 电子 9.10910 1.60210 -1 31 质子 1.67310 1.007 1.60210 +1 19 27 中子 1.67510 1.008 0 0 27 0.005484 19 【思考、讨论并提问】【思考
9、、讨论并提问】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3.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 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2、电性关系:、电性关系:原子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10、 3、质量关系:质量数(、质量关系:质量数(A A)质子数()质子数(Z Z)中子数()中子数(N N) 【归纳小结】【归纳小结】 A A 如果用 Z ZX 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 为: A A 原子 Z ZX X 质子Z 个 原子核 中子(A-Z) 核外电子Z 个 【迁移与应用】【迁移与应用】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Cl-37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 a ,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第 3 页 共 8 页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力推荐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教案 强力 推荐 高中化学 新课 标鲁教版 必修 第一章 第一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