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集约型经济.docx





《[-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集约型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集约型经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集约型经济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 *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县(市)。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市经济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2003年,*市委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两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为什么提出“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力实施综合开发,形成了以耐材、造纸、煤炭、建材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为
2、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综合实力上升到全省第二位,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4.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6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3元。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粗放型工业经济格局阻碍了*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三有三无”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有资源,无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后20多年来对矿产资源的“有水快流”式开发,*市两种经济贡献较大的矿产资源(煤炭、铝粘土)已进入衰退期。煤炭资源浅部煤层(200米以上)已经采掘70,易开采的煤炭基本枯竭,现有的213家矿井多数在3
3、5年内闭坑。深层煤(200800米)虽然储量可观(地质储量4.07亿吨,可开采储量2.68亿吨),但开采难度大,可供建井的勘探井田寥寥无几。当前已勘探的曲梁、关口、李岗、崔岗井田,开采深度均在450米以上,最深达800米,受瓦期突出、煤尘爆炸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和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技术的制约,后续煤炭开采业能否成为经济支撑还不能确定。铝粘土矿资源没有大的矿体,多以“窝状”分布,多年来的无序开采,浅部资源已经枯竭,剩下的铝粘土资源根据资源整合的要求,无法开采。其它矿产资源虽然储量大,但产品附加值低,或勘探程度不够,难以或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经济支柱。由于煤炭资源日趋枯竭,*市在未来35年将出现经济
4、“断层”危机。2004年全市煤炭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9,而财政收入的4.38亿元中有1.12亿元却来自煤炭产业,占据了总财政收入的26。在浅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经济又对煤炭产业依赖过大的情况下,*市如不加快经济转型,没有新兴产业的及时跟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倘若在资源型产业开始衰退时,新兴产业已经趋向成熟,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避免产业转换带来的区域经济衰退。 (二)有群体,无规模 突出表现:企业数量多,但缺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 投资项目多,但缺少投资大、能够迅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目前,*市的工业企业数量虽然超过了1500家,但规模以上
5、的企业仅有317家,规模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都和周边县(市)有较大差距。从重点项目投资看,大个子企业数、投资额和周边县(市)有更大差距。不仅如此,*市的四大支柱产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产业发展、环保治理、安全生产等政策的影响。在政策影响下,煤炭和造纸产业的企业数量大幅萎缩,耐材和建材产业企业数量也将走向萎缩。煤炭行业受限产压井、安全生产整顿的影响,企业数量减少了五分之二。随着明年资源整合政策执行到位,剩余的213家煤炭企业数量将减少到84家。造纸企业受治理污染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数量减少了一半,目前仅剩195户。耐材和建材行业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直径小于2.2米的立窑均属淘汰
6、性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必须限期取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现有的843家耐材企业、179家建材、石料加工企业,将有一批企业会因产业政策调整而关闭,这样势必对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强烈冲击。 (三)有积累,无扩张找文章到大秘书-/xxxx-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近几年,*市居民储蓄余额一路攀升,2003年为69亿元,2004年为84.7亿元,到今年五月份达到95.7亿元,年底可突破100亿元,增长速度惊人。作为一个内陆县(市),有这么高的储蓄余额虽然说明了经济发达和群众富裕程度,但并不能引以自豪。过高的储蓄余额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环境不理想; 二是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 三是经
7、济增长粗放,没有合适的、让群众放心的项目吸引民间投资。因此,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后劲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梯队,培育几个对国民经济带动系数大、辐射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主导产业,来吸引民间投资,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速,*市委、市政府走出去开阔眼界,坐下来认真思考,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3年提出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现实选择,是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 二、怎样实施“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发展战略
8、所谓的打造工业强市,就是要突出工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工业的崛起,为第一、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在具体工作中,*市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使“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总体思路。按照“纵向提速、横向争先”的总体要求,高扬一个主旋律:打造工业强市; 发展三种经济:通道经济、循环经济和文化经济; 拉长三个链条:投资链条、消费链条和产业链条; 突出三个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激活民资; 抓住三个关键:发展特色集群经济,加快工业园区、专业镇和“一河三路”工业走廊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解决三个瓶颈:资源
9、、电力和土地; 加快三个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做好三个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才队伍。全方位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建设生态*、诚信*、平安*、和谐*。 工作举措: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行业发展方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耐火材料行业广泛推广隧道窑、梭式窑、焦载热力煤气氧化炉等新技术、新装备,解决高温锻烧和污染问题; 造纸行业围绕环保治理,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推行集中制浆、集中治污、热电联供,加快企业重组和规模提升; 建材行业积极采用干法水泥生产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 转变 经济 增长 方式 经验 做法 集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