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史记货殖列传里面关于江南经济的情况,再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宋书关于江南经济发展的描述。材料一: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书 提出问题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南方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什么时间开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让学生观看史书记载和诗歌描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比史料,感受历史情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讲授新课】 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提出问题 学生看“南方农业的发展”一目的内容,结合以下材料,从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材料四:南方人口南迁图问题:对以上四则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说说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
3、经济重心南移,首先知道原因,这一点是本课难点,非常重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初步了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古文献资料和地图,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印象,牢固把握知识,同时训练使用历史地图能力。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农业发展的原因:1.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这一时期自然条件南方要优于北方。3.政府的鼓励提倡。4.北方受战乱破坏,南北差距拉大。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概括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初步掌握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扩。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2.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3.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多媒体展示各种作物的图片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
5、方面表现有三点:(用多媒体表示)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结合课本上的文字,学会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民都进行了哪些劳作?通过动脑筋问题的设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加强小组合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的方法,学会从图中汲取有效信息。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再加以总结补充:这幅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
6、作到从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人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与表现,作为第一部分的小结。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提炼总结学习成果,善于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及时给予引导,梳理学习成果,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的繁荣。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三个方面来
7、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提出问题教师多媒体展示:找一找南方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让学生从物产等方面更进一步的领会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联系现实,让学生对当今使用的一些服装、瓷器的历史有明确的认识,更加喜爱历史课堂,了解造船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
8、,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展示瓷器时,教师补充讲解:同学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为宋代哥窑的代表作鱼耳瓷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对哥窑的认识仅限于传世实物。哥窑的瓷器有两大特点:一是“开片”,即冰裂纹。釉面裂纹是由于瓷器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造成的,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第二个特点是“紫口铁足”,紫口是由于釉面流淌后在器物口部形成脱釉,露出胎色。铁足是在瓷器底部施一种酱色釉。紫口铁足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10 经济 重心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