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备考选择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中考历史备考选择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历史备考选择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baizhanTING帝国文明,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D排除。故选择A。2.东京梦华录春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通并
2、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A.城市街道整齐B.建筑规模宏伟C.客商往来不绝D.商业贸易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当时开封的商业活动规模巨大,说明商业贸易繁荣,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开封的商业贸易繁荣,不是街道整齐,建筑规模宏伟和客商往来不绝,排除ABC。故选D。3. “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A.华佗B.祖冲之C.毕昇D.汤显祖【答案】B【解析】题干“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
3、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是刘徽的数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B选项符合题意;华佗是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编出“五禽戏”。A选项不符合题意;毕昇,北宋人,发明活字印刷术。C选项不符合题意;汤显祖,明朝戏剧家,著有牡丹亭。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
4、嬴政 B.汉高祖刘邦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立为皇帝,谓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所以A符合题意。【点拨】识记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称皇的人。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A.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B.联合国影响的扩大C.发展中国家的壮大D.西欧国家的联合【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随着1949年“北约”和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之后美苏两国进行了三个阶段的争霸斗争,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
5、结束,说明贯穿两极格局的就是苏联与美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所以A项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在两极格局中,作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力图冲破两极格局的限制,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为了摆脱它们的束缚,提高国家地位,寻求发展,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最后成立欧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6.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
6、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解题思路:概括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A错误;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BD错误。综上故选C。7.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A.“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B.印度非暴力不
7、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C.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D.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都是发生在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B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一战之前,排除;C项发生在二战后,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二战后,D排除。故选择B。8.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河流C.高山D.沙漠【答案】B【解析】古代中国文明
8、位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所以他们兴起的相同因素是河流,故选B;这些文明的兴起的相同地理因素主要是河流,与海洋、高山和沙漠无关,排除ACD。故选B。9.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答案】A【解析】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中国的统治,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关系的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为了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
9、、统一度量衡。BC两项不合题意;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掌管行政。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10.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baizhan
10、TING帝国文明,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D排除。故选择A。11.古希腊哲学成就实出,涌现出许多哲学家。其中,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是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所以A项符合题意;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著有理想国,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
11、的学者,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为严禁鸦片,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命令外13.巨人传写到:巨人国国王卡冈都亚诞生后,起初接受说教式的经院教育,他成了书呆子;后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实验,把书本知识、实
12、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B.经院教育完全被摒弃C.基督教改革者的要求D.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后来改用新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实验,把书本知识、实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可知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故A正确。B项错在了“完全被摒弃”,故排除B项。人文主义精神与基督教教义截然相反的,基督教是不可能要求改革的,故排除C项。当时还没有产生工业资产阶级,故排除D项。故选A。14.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
13、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在(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选:B。15.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秦朝B.汉朝人C.唐朝D.明朝【答案】C
14、【解析】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选C。16.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B.整顿金融体系C.制定“公平竞争法规”D.调整农业政策【答案】A【解析】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ZBZY制度。罗斯福就任美
15、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据“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并结合所学,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推行“以工代赈”。A符合题意。故选:A。17.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这主要是由于其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SHZY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
16、。”结合所学知识,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SHZY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D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底已经取消,排除A;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的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排除C。故选D。18.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在(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选:B。19.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败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段文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惨烈闻名的典型战役是A.萨拉托加大捷B.凡尔登战役C.萨拉热窝事件D.大平洋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
18、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材料所描述的战争场面与该战役相符,所以B符合题意;1775年,英军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7年,一支6千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托加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所以C不符合题意;太平洋战争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
19、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20.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C.诺曼底登陆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故B符合题意;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
20、;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排除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排除D。故选B。21.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依据“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
21、种沙拉的原料。这种行为A.破坏了自然环境B.造成了人口问题C.导致了普遍饥荒D.引发了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反映了人类为追求自身的享受而无限地向大自然索取,这将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23.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答案】C【解析】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材料中“筒车安置在水边,立
22、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可知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C符合题意;耕作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均不符合筒车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A.华佗B.扁鹊C.张仲景D.李时珍【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C正确;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动物,创编出了“五禽戏”。A排除;扁鹊是战国时期医学家,创制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排
23、除;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了本草纲目,D排除;故选C。25.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表述的是该组织的A.成立背景B.建立过程C.活动方式D.积极作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贸组织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及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2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及解析 2021 年中 历史 备考 选择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