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吴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海市吴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吴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2分)(2013安徽三模)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可知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同向,但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加速度取决于受力,而速度变化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解答:解:A、由,可知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同向,故A错误B、受力增大的
2、变减速运动,加速度可以增大,而速度会减小,故B正确C、受力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加速可以减小,而速度一定增大,故C正确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没有必然联系,v与a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v与a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两个重点,一、分清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三者关系,二、知道速度和加速度的决定因素2(2分)(2014南开区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
3、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考点:质点的认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
4、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正确;C、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D、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
5、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3(2分)(2012揭阳学业考试)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克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D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考点:楞次定律分析: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横杆转动;如果金属环
6、不闭合,穿过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只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不产生感应电流,环不受力的作用,杆不转动解答:解:左环不闭合,磁铁插向左环时,不产生感应电流,环不受力,横杆不转动;右环闭合,磁铁插向右环时,环内产生感应电流,环受到磁场的作用,横杆转动;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分析清楚图示情景即可正确解题4(2分)(2010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是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在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一种不可见的贯穿能力很强的粒子,这种粒子是()A正电子B中子C光子D电子考点:天然放射现象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式,从而判断粒子种类解答:解: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
7、数守恒得这种粒子是中子,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的基本运用,要记住一些典型的粒子发现的方程式5(2分)(2012济南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A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B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分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如何才能平衡;并且分析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A受力的个数解答:解: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
8、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故选:D点评:解力学题,重要的一环就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由于各物体间的作用是交互的,任何一个力学问题都不可能只涉及一个物体,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在解题时,应画一简图,运用“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6(2分)(2011天河区校级模拟)用某种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不变,则()A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光子数目不变B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飞出C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小D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考点: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
9、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解答:解:A、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数目减少故A错误,C正确B、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W0得,光强度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光的强度不影响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7(2分)(2008上海)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A;_1530P;_1430Si
10、+xB;_92238U;_90234Th+xC;_1327Al+;_01n;_1227Mg+xD;_1327Al+;_24He;_1530P+x考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天然放射现象专题: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求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即可判断x是否表示质子解答:解:A中x表示正电子,B中x表示4个中子,C中x表示质子,D中x表示中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8(2分)(2011春杨浦区校级期末)某人骑着自行车向前匀速行使时,关于自行车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向前B都向后C前轮
11、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考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人骑着自行车向前匀速行使时,前后轮均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车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方向,判断摩擦力方向解答:解:人骑着自行车向前匀速行使时,后轮相当于主动轮,后轮与地面接触点地面的运动趋势方向向后,则地面对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前前轮相当于从动轮,前轮与地面接触点地面的运动趋势方向向前,则地面对前轮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后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静摩擦力方向的能力,解法可以分析静摩擦力方向特点判断,也可以根据后轮产生动力,地面对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前而地面对前轮
12、的静摩擦力是阻力,向后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9(3分)(2012秋福州期末)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体()A在04s内与46 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78 s内的加速度C在4s末离起始点最远D在6s末离起始点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所以04s内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46 s内的位移为,所以平均速
13、度为,故A错误;B、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所以在04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7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由图象可知,6s末位移最大,所以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10(3分)(2014秋和县校级期末)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A8 m/s2,20 m/sB10 m/s2,25 m/s
14、C8 m/s2,25 m/sD10 m/s2,20 m/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物体从行星表面竖直上抛,由图读出最大高度和上升的时间,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初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物体落回行星表面的速度与抛出时速度大小相等解答:解;由图读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5m,上升的时间为t=2.5s对于上升过程,由得:初速度:v0=20m/s由v=at得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小:=8m/s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首先考查读图能力,图上能读出最大高度、上升和下落时间等等;其次要灵活选择运动学公式求解11(3分)(2014春宝山区校级期中)取一根长2.5m 左右的细线,5个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
15、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5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5cm、75cm、105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D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3:5:7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5个铁垫圈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1:3:5:7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以确定
16、落地的时间间隔是否相等,从而根据v=gt得出落到盘中的速率之比解答:解:A、5个铁垫圈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以看成一个铁垫圈自由下落,经过位移之比为1:3:5:7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知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故A错误,B正确;C、因为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则各垫圈依次落到盘中的时间比为1:2:3:4故C错误D、根据v=gt,知各垫圈依次落到盘中的速率之比为1:2:3:4:5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推论的应用12(3分)(2008
17、秋锦州期末)弹性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个物体,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并对水平地面有压力,O点的正下方A处有一垂直于纸面的光滑杆,如图所示,OA为弹性轻绳的自然长度,现在用水平力使物体沿水平面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保持不变D条件不够充分,无法确定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因为C做缓慢直线运动,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看成平衡状态,运用正交分解法求出支持力的大小,以及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摩擦力的变化解答:解:物体C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拉力、弹性绳的拉力和摩擦力如图设C处于初始位
18、置时与A点的距离为h,根据正交分解得:N=mgkxsin=mgkx=mgkh所以支持力不变,摩擦力f=N,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熟练运用正交分解去求解力13(3分)(2012涪城区校级模拟)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
19、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木板的支持力和墙壁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墙面和木板对球的压力大小分别等于球对墙面和木板的支持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得到两个支持力与的关系,再分析其变化情况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N1和木板的支持力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N1,N2=N2根据平衡条件得:N1=Gcot,N2=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增大,cot减小,sin增大,则N1和N2都始终减小,故N1和N2都始终减小故选B点评:本题运用函数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也可以运用图解
20、法直观反映力的变化情况14(3分)(2014福建模拟)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分析此时斜面的受力情况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时,再分析斜面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对
21、斜面的作用有无变化,确定地面对斜面体有无摩擦解答:解:由题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此时斜面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则对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也没有变化,所以斜面体的受力情况没有改变,则地面对斜面体仍没有摩擦力,即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故选:A点评:本题中推力F与斜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抓住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没有改变进行分析15(3分)(2013湖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环用线悬挂起来,金属环有一半处于水平且与环面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吴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上海市 吴淞 中学 2021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