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网箱养殖病害防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黄鱼网箱养殖病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黄鱼网箱养殖病害防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黄鱼网箱养殖病害防治近年随着左黄鱼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而养殖区缺乏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养殖密度过大,加上营养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病害频发,据不完全统计,大黄鱼从育苗到养成,各种病害就达到20余种以上,并有发展之势,本文就大黄鱼网箱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综述如下:1瓣体虫病1.1病原与症状:大黄鱼瓣体虫,属于原生动物纤毛虫的一种,虫体大小为5298m,半透明,腹部及背部前缘丛生纤毛,虫体能够借助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迅速游动。鱼种苗阶段,水温高于25或水流不畅时易患此病,虫体主要寄生在鳃部、体表及鳍条上,大量寄生时鳃部呈灰白色,鳃盖开闭困难,皮肤、鳃和鳍上的粘液增多,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病鱼常浮
2、于水面,游泳迟缓,呼吸困难,体质衰弱而大量死亡。1.2防治方法:用与海水温度相近的淡水加510ppm的呋喃唑酮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绝大部分虫体;或用20025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20分钟,浸洗要注意充气增氧。2刺激隐核虫病2.1病原与症状:该病又称“白点病”,虫体呈球形或卵形,内有48个卵圆形组成念珠状大核,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病鱼体表和鳃上布满白点,当隐核虫寄生在鱼的眼角膜时会引起病鱼眼瞎。病鱼漂浮水面,反应迟钝,摄食减少,鳍条破损,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可引起成批死亡,对苗种危害尤其严重。本病多发于水温2030的夏季。2.2防治方法:用淡水加0.5ppm硫酸铜浸洗315分钟,或用152
3、5ppm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24小时,在治疗时应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防细菌等继发感染。3弧菌病3.1病原与症状:主要为副溶血弧菌、溶藻酸弧菌等引起,是大黄鱼病害中发病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在79月高水温时危害250g以下的鱼,病鱼头部、下颌、腹部、鳃丝及鳍充血,肠胃充气,胆管变长,胆汁变淡,肝充血,肾积水肿长、出血,有半透明白点。腹部或头朝水面,作短时间窜游后下沉死亡。3.2防治方法:用盐酸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金霉素等抗菌素纯粉剂,每天每公斤鱼用5075mg,连续投喂7天;磺胺类药物纯粉剂,每天每公斤鱼用200mg,连续投喂37天。4本尼登虫病4.1病原与症状:本尼登虫,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67毫米,身体前端两侧各有1个前吸盘,身体后端有1个卵圆形的后吸盘,主要寄生在鱼的表皮及眼球上,每尾鱼体可寄生几十只到几百只虫。病鱼不安。在水中狂游,摄食减少,常在网具或其他物体上磨擦身体,引起体表出血,溃疡并常伴有贫血,虫体寄生在眼球上时常引起眼球凸出充血、失明,病鱼多因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大量死亡。本病多在水温为1329的夏初、秋初流行。4.2防治方法:用淡水浸鱼5分钟,同时加入1020ppm的呋喃唑酮;或四千分之一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10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黄鱼 网箱 养殖 病害 防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