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测评试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测评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测评试卷.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请你判断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四项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B过滤黄泥水C取用固体粉末D稀
2、释浓硫酸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于火箭发射B烧碱溶液呈碱性,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用于人工降雨D红磷有可燃性,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液体或固体B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C氢氧化钠溶液遇到无色酚酞溶液会变为红色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4、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O2的检验B稀释浓硫酸C制取CO2D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5、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B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盐酸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金是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B可以用
3、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C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可用铁桶盛装7、现有甲溶液pH=6和乙溶液pH=1的两种溶液,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溶液的酸性比乙溶液酸性强B甲乙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为5C甲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OH-D甲乙两种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质量C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D图中纵坐标可表示溶液质量9、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
4、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变质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为氢气AABBCCDD10、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D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厨房中的食品卫生、用
5、品清洁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通过与爸爸、妈妈和同学的交流,对厨房里的卫生清洁展开了项目化研究。项目一:了解食品卫生的保障措施小晋的爸爸告诉他,市售的蔬菜、水果表面往往残留有难溶性农药,对于苹果、梨等水果,可以直接_,以避免农药进人人体;而绿叶蔬菜则可以用纯碱(Na2CO3)水浸泡。纯碱水中的溶质是_,为加快纯碱在水中的溶解速率,方法是_。项目二:了解饭后餐具的清洁方法小阳在饭后观察了妈妈清洁餐具的方法:先将食物残渣倒入网兜或漏网,该操作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操作,以防止食物残渣堵塞下水管道;然后向餐具上滴加洗洁精进行刷洗,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最后用清水冲洗餐具。项目三:了解厨
6、房其他物品的清洁原理小美发现,厨房里的清洁物品还有肥皂、厨具清洁湿巾、炉具清洁剂等,她邀请小晋和小阳一起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可与镁离子、钙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性固体。厨具清洁湿巾的主要原料是纯水、水刺无纺布、十二烷基糖苷,将其从包装中取出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风干。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可与油脂发生反应去除油污,使用时需佩戴手套操作。(讨论交流)(1)用肥皂清洗擦桌布,有时水中会产生大量浮渣,说明该水属于_(填“软水”或“硬水”)。(2)厨具清洁湿巾里对去污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应该是_,该湿巾容易风干的微观原因是_。(3)配制炉具清洁剂时,氢氧化钠溶解时的现象是_,
7、使用炉具清洁剂时需佩戴橡胶手套,这是因为_。2、 “洁厕灵” 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可以清除污垢,除去异味。(1)“洁厕灵”能轻松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但不能加入过量及长时间浸泡。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原因_;_。(2)“漂白精” 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X,则X的化学式为_。3、金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青铜是铜锡合金,青铜属于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填“强”或“弱”)。(2)铁是目
8、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从宏观看,铁由_组成(填“元素”、“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从微观看,铁由_构成。工厂铁制零件容易锈蚀,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方程式为_。铝比铁更活泼,却比铁更不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4、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2)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写出微粒的符号)。5、某校为测定当地最近是否下酸雨,取刚降落的雨水样品,用pH计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测定时间3:103:103:203:253:303:353:40pH5.025.004.964.
9、924.894.874.85(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_7,引起原因是_;(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明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称取10g赤铁矿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92.5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2.5g。试计算:(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2)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2、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 t;(2)可以用该厂的废硫酸去中
10、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请写出中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果用该9.8t废硫酸可以恰好中和废碱液20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1)该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为_。(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4、某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治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向50g废水中逐渐滴加氢氧
11、化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以下问题:(1)前50g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没有生成沉淀的原因,用方程式解释_。(2)在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向C点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显_色。(3)原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5、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龙龙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固体混合物质量/g100100100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95.6291.2391.2请
12、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相似,请写岀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通过对比分析,烧杯_(选填“”、“”、“”)中的SrCO3一定反应完全。(3)求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一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回顾)(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_。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图2是该
13、小组对图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_(任写一条)。(3)在做此实验时,有同学提出了疑问。(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如图3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步骤3:_(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反思交流)(1)在图4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不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填序号)。A锌粉与稀硫酸B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C水和二氧化
14、锰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2)图3与图4产生相似现象的共同原理是_。2、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A同学:氧气 B同学:二氧化硫 C同学:二氧化碳 D同学:氢气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
15、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则她的猜想错误。(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_,则她的猜想也错误。(3)D同学将图中的a端导管与图中的_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性。(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
16、容器中进行。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气体制取)(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2)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3)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4)丙同学认
17、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5)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可观察到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4、某兴趣小组探究了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
18、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1)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洗涤干燥后的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12,你认为原因是_。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Mg;Mg(OH)C1;Mg(OH)2(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的试管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_(填物质名称)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不含有Mg实验2加热试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
19、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生成_实验3加热试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生成_(讨论分析)灰白色沉淀的组成为_,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实验活动)(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提岀问题)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酚酞除外)(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20、猜想2:HC1 NaCl NaOH 猜想3:HCl NaCl(交流讨论)小月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亮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有色溶液,观察到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反思与总结)通过此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在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只需要选择与需要验证的物质是否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实验室闻气体时,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去闻气体,以免发生危险,故A操作不正确;B、黄泥不溶于水,过滤可以是黄泥和水分离,过滤时,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
21、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通过过滤就能使水更清,故B操作正确;C、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应使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触摸药品,防止药品腐蚀皮肤,故C操作不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所以稀释浓硫酸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散失,故D操作不正确。故选B。【点睛】2、B【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用做助燃剂,A正确;B、氢氧化钠呈碱性和强烈腐蚀性,不可食用,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定向 测评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