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教案第九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教案第九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教案第九章.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企业经营效益统计【教材版本】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本课题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益的概念,掌握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和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益的概念。教学难点: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和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对于基本概念等内容,可采用对比法进行讲授,让学生列表归纳总结。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2、案例分析3、提问4、讨论总结5、动手操作【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建议】联系现实和所学习的会计等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用到的统计知识来学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统计。
2、【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一、导入(5分钟)【引言】复习基本概念。提问:企业营业利润的分析方法?【幻灯片演示】演示课件同时提出如下各问题及答案。见辅导教材习题集。题型如下:一、单项选择题:【答案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思考:1、 2、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70分钟) (35分钟 )【讲解】【幻灯片演示】1) 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益的概念经济效益是经济过程所取得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量与劳动消耗之比。用公式表示为。经济效益=满足需要的量/劳动消耗2) 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1) 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主要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的生产成果与相
3、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率,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这里的活劳动消耗仅限于企业内部,所以该指标只反映了最初投入的活劳动消耗的效益。 (2) 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企业物化劳动消耗包括原材料的消耗、劳务消耗和固定资产的耗费,所以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可分别从原材料利用和固定资产利用两方面设置统计指标,也应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设置统计指标。 原材料利用效益指标。通常可以用原材料利用率指标即单耗直接反映原材料的利用效益。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万元/吨)=企业实现的利税总额(万元)/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标准煤吨) 固定资产利用效益指标。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增加值或利税指标作为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
4、而不归入反映劳动占用的指标。 企业全部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用生产净值率作为反映全部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之间生产净值率受生产性质的影响,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差异还相当大。在与其他企业对比时,应充分注意不同行业之间差异的客观原因。(3) 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综合反映企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消耗的效益指标较多,其中经常使用的是成本费用利税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税率=报告期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成本费用(4) 劳动占用效益指标企业的劳动占用表现为企业的资金占用,反映企业劳动占用的最综合的指标是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企业资金利税率=
5、企业全年实现的利税总额/企业全部资金平均余额工业资金利税率=报告期实现的利税总额/报告期全部资金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3) 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商业经济效益体现了商业经营活动的耗费与成果的比较。必须用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如表9-1所示。表9-1 商业经济效益指标 成果指标成果指标耗费耗费商品销售额利税额平均职工人数劳动效率人均利税额费用额销售费用率费用利税率资金占用资金周转次数资金利税率( 35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本任务中的指标计算简单,关键是要掌握资料的统计来源,取得资料的途径涉及企业财务等主要部门。另外,要正确理解各个指标的经济意义。请利用会计课中的有关财务报告资料,整理
6、计算简单的经济效益指标。【归纳】【幻灯片演示】演示配套幻灯片后由教师结合学生反应自己归纳1. 2.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10分钟)【幻灯片演示】见课后习题。 各问题及答案,题型如下:一、判断题: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选:第四环节 小结(3分钟)具体内容见板书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见习题。一、填空二、判断三、单选 【板书设计】重点:1. 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益的概念2. 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3).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课题】企业投资效益统计【教材版本】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本课题主要要求学生理解企业投资效益的概念,掌握建设过程和生产过程投资效益指标的应用以及时间因素
7、的投资效果指标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企业投资效益的概念。教学难点:1、建设过程投资效益指标的应用。 2、生产过程投资效益指标的应用。3、时间因素投资效果指标的应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对于基本概念等内容,可采用对比法进行讲授,让学生列表归纳总结。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2、案例分析3、提问4、讨论总结5、动手操作【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建议】联系现实和所学习的会计等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用到的统计知识来学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统计。【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一、导入(5分钟)【引言】复习上一讲的基本概念。提问: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的主要指标?【幻灯片演示
8、】演示课件同时提出如下各问题及答案。题型一、判断题:1. 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教师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教师分析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教师分析思考:1、 2、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70分钟) 1) 投资效益的概念(5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企业投资是发展企业经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措施。企业的投资效益简单来说就是成果与投资的对比关系。2) 建设过程投资效益指标(20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企业建设过程的投资效益指标包括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是指建成投
9、资项目新增单位生产能力平均耗费的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越少,从劳动消耗角度看投资效益越好。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项目所耗费投资总额/新增生产能力(2) 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是指建设过程中投资滞留在未完工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年)=建设阶段各年平均未完工程价值之和/项目全部投资额(3)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又称固定资产动用系数。指某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占投资完成额的比例。3) 生产过程投资效益指标(15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1) 项目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是指自项目建成移交生产之日起,累计提供的盈利总额(利润和税金),达到建设所
10、耗投资总额(包括投产后追加投资)之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投资回收满额年份中的回收时间=(投资总额一至上年止累计回收投资中的回收时间(年)-至上年止累计回收投资)/全年盈利总额投资回收期(年)=某项目全部投资额/该项目投产后平均年盈利额(2) 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或增加值)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又称为投资效果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某时期企业生产净值增长额/引起这一增长的投资额计算和运用这一指标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第一,除小型建设项目外,当年的投资通常并不能在当年增加生产净值,因此必须考虑进行投资与取得生产净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时滞。原则上应把某时期企业生产净值增长额与以前年
11、度相应时间内的投资额进行对比。如果计算时期较长(如5年或5年以上),也可以把生产净值增长额直接与同期投资额对比。第二,生产净值增长额除受投资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劳动熟练程度、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原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等。为了单纯反映投资效益,表明建设工作的质量,还需进一步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该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以说明各种因素对经济效果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 投资效果系数的倒数称为投资系数,它表明每增加单位生产净值需要的投资数。4) 时间因素的投资效果指标(10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1) 项目建设工期及平均建设工期对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可采用项目建设工期指标来反映建设
12、快慢程度。平均建设工期=各投产项目投资额/(各投产项目投资额/项目建设工期)平均建设工期=各建成投产项目工期之和/项目个数(2) 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某年投资完成额(20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本任务涉及公式和计算较简单,关键在于从企业的有关生产和财务等部门取得准确的统计数据。想一想建设周期和项目建设工期的区别。王力根据统计师提供的资料表(9-3),要计算平均工期。表9-3 资料项目工期(年)投资额(万元)甲乙丙1.821820300100解:平均建设工期=各投产项目投资额/(各投产项目投资额/项目建设工期)=(820+300+100)/(820/1.8+300/
13、2+100/1)=1220/705.56=1.73(年)【归纳】教师总结归纳【幻灯片演示】1. 2.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10分钟)【幻灯片演示】 各问题及答案见课后习题。二、判断题:1.2.3.三、单项选择题:1.2.3.四、多项选择题1.2.3.第四环节 小结(3分钟)具体内容见板书。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见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重点:1. 投资效益的概念2. 建设过程投资效益指标3. 生产过程投资效益指标4. 时间因素的投资效果指标【课题】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教材版本】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本课题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企业以一项综合性指标作为综合评价企
14、业经济效益的指标的应用,初步掌握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一项综合性指标作为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的应用。教学难点: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应用方法。【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对于基本概念等内容,可采用对比法进行讲授,让学生列表归纳总结。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2、案例分析3、提问4、讨论总结5、动手操作【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建议】联系现实和所学习的会计等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用到的统计知识来学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统计。【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一、导入(5分钟)【引言】复习上一讲的基本概念。提问:平均建设工期怎样体现效益?【幻灯片演
15、示】演示课件同时提出如下各问题及答案。见习课后题。【答案解析】教师分析思考:1、 2、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70分钟) 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1) 以一项综合性指标作为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5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资金利税率=利税总额/资金平均占用额=资产总值/资金平均商品产值/总产值销售收入/商品产值销售成本/商品产值利税总额/销售成本=资金利润率商品率商品销售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税率(2) 综合指数法( 15分钟)【讲解】【幻灯片演示】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一般公式是K=(ai1/ai0)Wi/Wi (i=1,2,3,i)式中,K表示企业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信息 统计 分析 教案 第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