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鸿门宴》公开课教案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鸿门宴》公开课教案设计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鸿门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
2、式用法。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
3、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 ,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4、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2 -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二、作者、背景简介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 (约前145 约前 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
5、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 104 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 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30 篇,列传70 篇,书 8 篇,年表 10 篇,共 526500 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背景材料公元前 206 年 10 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 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 )之会,封 18 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 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
7、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本文异读字有: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 w ng)道芷欲 间行( ji n)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 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 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 xi ng ) 说( shu)美姬( j)鲰(z u)生卮(zh)酒有郤( x)玉玦( ju) 瞋(ch n)目 目眦( z)跽( j)曰参乘( sh ng) 彘(
8、 zh)肩不胜( sh ng) 刀俎( z)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序幕曹无伤告密开端范增献计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3 -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尾声刘邦诛曹五、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异读字,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完成优化设
9、计“自主梳理”部分练习。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把握文章故事情节。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2、精彩片断赏析。3、项羽人物形象探究。【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无伤告密范增献计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1、2)张良定计刘项约婚刘邦请罪宴会中范增举玦(3、4)项庄舞剑经过樊哙闯帐刘邦离席宴会后张良献礼结果(57)无伤被诛三、精彩片断赏析阅读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理清背诵思路。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图:玦项剑项帐项举羽舞伯闯王增不庄翼哙款范应项蔽樊待四、项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组讨论主要人物 项羽。 )
10、提问 1: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4 -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11、)提问 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1)作者 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 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 的矛盾中展开情节。(2)对比烘托 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拓展: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12、”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二)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
13、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5 - 提问 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
14、而有之?(学生讨论)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五、分角色朗读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
15、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教师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六、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课文三、四
16、段。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教学步骤】1、背诵第三、四段。2、分类归纳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释义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样4、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6、沛公欲王关中同上统治7、范曾数目项王同上用眼示意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9、刑人如恐不胜同上处罚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之为王11、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 活12、沛
17、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 使 跟从,率领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6 - 2)古今词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今人 有大功
18、而击之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而听 细说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3)句式 (了解 “ 此 也(耳) ”“何以 ” 两个句式)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明确:判断句,这就是 啊。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 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 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明确:反问句式,“ 为” 语气词,呢,表意“呢? ” 4)名句积累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 劳苦功高5)一词多义因例句出处释义a、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
19、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c、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乘机d、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 ?雁荡山因为、由于e、因合纳斗盆促织于是、就f、陈陈相因成语 沿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如例句出处释义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到、往、去万事如意成语 顺、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如果、假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过秦论好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 侍坐或、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 至于空空如也成语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意例句出处释义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促织意图、意愿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宾客意少
20、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态、神情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意料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 ?张仪列传怀疑、猜疑举例句出处释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7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举起、抬起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屈原提出、举出举兵伐徐,逐灭之韩非子 ?五蠧发起、发动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攻下、占领举贤任能成语 推荐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全、尽举世无双成语
21、 全部、整个谢例句出处释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阿母谢媒人 “ 女子先有誓 ” 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辞别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汉书 ?张安世传感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落、衰亡拓展:后人评价项羽的诗歌: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明确:杜 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 包羞忍耻 ”“卷土重来 ” 分析入手。
22、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 壮士哀 “ 势难回 ”“肯与君王卷土来” 分析入手。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3、课堂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 史圣 ” 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4、练习设置1)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600 字以上。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中“巩固与创新”部分。鸿门宴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名师资料总结 -
23、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8 -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 。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 扣人心弦。鸿门宴
24、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2、教学目标设计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人
25、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3)情感和价值目标: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梳理和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梳理并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应
26、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学生诵读,或老师范读,整体感知,扫清文章语言文字障碍。2、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3、探究拓展:启迪学生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说学法】1、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3、提要勾玄法,复述故事情节,把握人物主要性格。【说教学设想】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要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泛读课文
27、,要求读懂。第二课时要点: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泛读课文,要求读熟。第三课时要点: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诗歌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课堂导语安排: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9 -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28、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 ,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
29、(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2、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知人论事鉴于学生已在初中接触了司马迁作品,本课由学生先行总结,教者最后明确和深化,讲析作者的生平、创作和人格特征。在陈涉、吴广起义和楚汉相争图片后,简要介绍时代背景,创设课文学习情境。3、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文中课下注释,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让学生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并以六字短语形式来概括从开端至结局的情节,
30、短语的主语一定要是文中出现的人物。这样,时刻突出人物形象、情节进程和性格冲突。第二课时1、检查复习固记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对文中的重要的文言词语及疑难字音进行检测。2、问题探究(人物形象分析)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问题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问题 1 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
31、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 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 问题 1成为问题 2 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
32、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问题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他还会有后来气势恢宏,慷慨悲壮的大风歌吗?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他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真的就能衣锦还乡吗?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33、-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10 - 问题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3、总结方法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并把这种描写的方法与学生的写作结合起来,加以指导。附板书设计(也可再启发学生按出现的、不同的人物性格,自己横向的设计一个板书)无伤叛主告密(鸿门宴由来)范增力主进攻鸿开端项伯夜访张良刘邦拉拢项伯刘邦卑词“谢罪”门发展范增蓄杀刘邦(鸿门宴斗争)项庄奉命舞剑高潮项伯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宴(宴后余事)刘邦逃席至军结局张良留谢项王刘邦被诛无伤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