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九篇.doc
《【精华】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九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九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华】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九篇【精华】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九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计划 篇1 初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制定了这个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本学期收获进步。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
2、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
3、、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
4、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 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 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 要注意多层次、
5、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 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
6、生体会感受历史。 3、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周 复习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
7、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2课时。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励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措施: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
8、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励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学计划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召开的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会议精神,深化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向终生体育的大目标迈进,大力推进
9、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笔者结合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和由毛振明教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 从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的四个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共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五个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
10、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课程发展性的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经反复学习探究,特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年教学计划的设计 学年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全年和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的教学方案。 (一)设计的要求: 1、贯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 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的原则,教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是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提供。因此,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不应以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和竞技运动及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为中心,而应以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避免教师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认真的、系统的、科学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课程
11、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将科学规范办学,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化在实处,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先行起来,真正做到学生是大赢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2、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具体规定七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所以在设计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同时做好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衔接工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灵活性(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达学习目标的状况等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及男女生教学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综合性(不仅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运动能力的提高)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
12、选择内容 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所任教的年级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活动能力、技能基础、体能状况、心理水平、社会交往等情况,为学年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学校整体的课程改革紧紧地配套起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平常每一节课的有序进行。 4、全年教学工作计划(附表一) 七年级体育健康课程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一览表:(表一案例) 内容 全年计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健康课 34 17 17 田径 8 4 4 篮球 6 3 3 足
13、球 4 2 2 排球 4 4 体操 4 2 2 游戏 2 2 乒乓球 2 2 武术 2 2 发展身体素质 2 2 合计 68 34 34 (二)设计说明 1、全年教学计划设计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结合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2、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全省规定的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三次课)来设计,每学期按十七周计算,一学期共五十一节课,一年为一百零二节课其中每周有一节是健康课来进行设计。 3、一节课时可以以一个教学内容或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但教师必须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和搭配及具体课时的比例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有效的实施有效教学,且
14、上好平常每一节课。 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又叫学期进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设计提供依据。 (一)设计要求 1、学期教学计划是以学年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来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开放”和”放开”的关系,从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其教学内容多样性,可行性、趣味性、地方性的特点和原则,搭配好具体的教学内容。 2、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内容的顺序。学期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条件及场地器材设施条件,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新旧教材合理搭配
15、等方法,优先组合好学习内容顺序。 3、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实施有效教学。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主要是靠学生自身练习来不断完成和巩固提高的。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能使全体教师较为科学的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安排好教学课时,掌握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沟通、调整、积极实施有效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4、学期教学计划设计(附表二) 七年级学期教学计划设计一览表:(表二:案例) 周次 课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健康课 实践课 健康课 实践课 1 1 1 田径 1 足球 2 1 田径 1 足球 2 3 1
16、田径 1 足球 4 1 田径 1 体操 3 5 1 发展身体素质 1 体操 6 1 篮球 1 体操 4 7 1 篮球 1 体操 8 1 篮球 1 体操 5 9 1 篮球 1 乒乓球 10 1 发展身体素质 1 乒乓球 6 11 1 体操 1 乒乓球 12 1 体操 1 乒乓球 7 13 1 体操 1 田径 14 1 体操 1 田径 8 15 1 游戏 1 田径 16 1 游戏 1 田径 9 17 1 田径 1 排球 18 1 田径 1 排球 10 19 1 田径 1 排球 20 1 田径 1 排球 11 21 1 足球 1 排球 22 1 足球 1 排球 12 23 1 篮球 1 排球 24
17、1 篮球 1 排球 13 25 1 游戏 1 田径 26 1 游戏 1 田径 14 27 1 足球 1 田径 28 1 足球 1 田径 15 29 1 发展身体素质 1 篮球 30 1 武术 1 篮球 16 31 1 武术 1 篮球 32 1 武术 1 篮球 17 33 1 武术 1 篮球 34 1 发展身体素质 1 篮球 备注:1、田径短跑、耐久跑、跳远 2、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3、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设计说明 1、本计划设计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的。 2、本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内容与课时数量之间的矛盾,协调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18、,更好的贯彻落实好新课标,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实施有效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达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目的。 3、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教学综合评价,建立和建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 三、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确保实施和完成。依据课程标准,遵循新课标”开放”和”放开”的精神,将教学内容全部实施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二)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从”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转移”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的内容,强调设计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培养学生为自主学习
19、能力提高和达到终生体育意识的目的。 (三)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辩和探究学习、练习、运用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将评价体系真正建立起来,对教与学都有一个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发展体系特有功能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灵活运用评价体系。如由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的差异评价;由绝对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同时,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任何意见,发展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华 教学计划 范文 合集九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