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铜有良好的导
2、电性,可制作导线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冶炼金属2、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稀硫酸铜溶液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发现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在试管底部沉积一层黑色固体物质D试管内溶液颜色上浅下深3、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作致冷剂C金刚石裁玻璃D钨作灯丝4、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B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锈蚀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D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3、,要有计划、合理开采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B丙物质是氧化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无人机框架的是A铝合金B生铁C纯铝D黄铜7、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8、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A铝制易拉罐B一次性餐具C菜叶D废旧报纸9、下列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已省略)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KI+Cl2I2+2KClBZn+CuSO4ZnSO4+CuCCuO+COCu+CO2DMg+H2SO4MgSO4+H
4、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说明分子压缩后体积变小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时,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铜片的熔点低D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铁及其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生铁和_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2)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的_性,用生铁制铁锅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_,铁锅与_接触时容易锈蚀,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2、我国古代有很多化工工艺发明较早,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1)现存年代最早的酒是从商代墓中出土的。
5、蒸馏是我国传统酿酒工艺中的重要操作,从微粒角度分析,将液态酒精变成气态时变化的是分子的_。(2)唐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爆炸时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KNO3+S+3CK2S+N2+3CO2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_。反应前后含钾的化合物均由离子构成,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_(任写一种)。(3)宋代时人们就懂得在胆水(含有天然硫酸铜成分的水)流经的地方放置一段木槽,投入一些碎铁块浸渍来获取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_。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从宏观角度看,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2)由图1可知,氯原
6、子和溴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3)图2是某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_。4、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请从氧气干冰甲烷不锈钢石墨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1)可以制造餐具的是_。(2)可作燃料的是_。(3)可制冷剂的是_。(4)可用于干电池电极的是_。(5)可以用于航天、潜水的是_。5、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写出1条即可)。(2)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Cu2(OH)2CO3,这是铜与O2、_、
7、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3)氢气被称之为最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4)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稀土是一种_ (填金属或非金属)资源。湿法冶金是稀土的冶炼方法之一,我国是湿法冶金的先驱。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固体质量为多少?2、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过。该容器的质量为1g,体积为0.04L。容器内盛有32.5g
8、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3、镁、锌、铁三种金属各30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各是多少?如果反应后各生成氢气30g,则需要这三种金属的质量各是多少?4、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取合金粉末10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反应生成的氢气总质量为_g。(2)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_。5、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杂质不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
9、的最大质量是_g。(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猜想)猜想I:红色粉末是铜粉;猜想: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猜想:红色粉末是_(实验)经过查阅资料、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大家决定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表格: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_猜想正确红色粉末全部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_猜想正确(表达)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则在上述实验
10、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思)从环保角度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说出其中一种改进方法:_。(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填序号)。A硝酸铜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亚铁溶液 D硫酸镁(应用)同学们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模拟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2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2)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_。2、央视科普栏目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明同学取某种
11、“锡纸”进行了实验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能燃烧的原因是_。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该“锡纸”中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与纸黏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2)小明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锡纸”表面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小明认为“锡纸”中可能是锡(Sn),请写出
12、锡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填“”或“”)成立(交流讨论)(3)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字母)A氯化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3、(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图: 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能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并收集干燥的 O2,装置连接顺序是:_(填装置序号),其中 O2应从装置 E
13、 的_(填“a”或“b”)端通入;若用右下图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熔喷布由哪些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熔喷布易燃,可能由 C、H、O 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实验探究)连接装置如图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一定质量的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 O2,再点燃酒精灯,提供充足氧气,使样品完全燃烧后,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观察实验现象。 装置 B 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燃烧产物中有_生成。 装置 D 质量增加说明燃烧产物中有 CO2,写出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根据、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填元
14、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判断。 (交流与讨论)改进装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在图一实验装置之后连接图二中的 E装置,目的是_。 (2)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将 X、Z、Y 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 表面有气泡产生,X 没有明显现象,再把 Y、Z 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发现放入 Y 的 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而放入 Z 的 FeSO4溶液和 Z 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判断,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 Al(NO3)3、Cu(NO3)2、AgN
15、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I、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_;(填化学式) II、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小刘的实验:_;小李的实验:_。(结论与解释)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
16、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反思与评价)在探究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是_的反应,应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5、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BAl金属活动性比Ti强(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
17、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实验现象)金属TiA1Cu与盐酸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剧烈_(实验结论)(1)原假设中_不正确(填:“A”、“B”或“AB”)。(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_(填“能”或“否”),理由是_(化学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物质的性质
18、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冰箱除异味、糖脱色等,碳具有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金属,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答案:D。2、A【详解】A: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时生成铜附着在铜的表面。所以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A正确。B:反应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而非无色。B错。C: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时不会出现一层黑色固体物质。C错。D:试管内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而非试管内溶液颜色上浅下深。D错。综上所述:选择A。【点睛】3、A【详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B、干冰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定向 练习 练习题 无超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