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项测试练习题.docx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项测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项测试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
2、证据C地层中生物化石按照一定顺序出现D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历程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 )A原始藻类植物B原始苔藓植物C原始蕨类植物D原始种子植物3、将一块马铃薯切成多块栽植到土壤中可育出幼苗,这种繁殖是利用了植物体的( )A根B茎C叶D种子4、孟德尔是遗传学的莫基人,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下列不属于他的观点的是()A生物的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B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C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后代不会得到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5、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该诗句中描述的鸟
3、妈妈正处于( )A交配期B产卵期C孵卵期D育雏期6、学习了“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后,小路同学找来了一条纸带,在上面用不同图案标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之后把纸带螺旋成短棒状。如图所示,纸带、各标记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 )ADNA、染色体、基因BDNA、基因、染色体C基因、DNA、染色体D染色体、DNA、基因7、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的结果8、关于生物生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要想在一棵苹果树上结出多种品种的苹果,采取的方式是嫁接C家蚕、蜜蜂和青蛙
4、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分裂生殖、克隆、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9、人类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 )A性状B受精卵C精子和卵细胞D胚胎10、下列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嫁接技术让同一株菊花开出不同花色B植物的无性生殖能增强后代生活力C培养优良新品种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植物无性生殖有利于植物的变异进化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杀虫剂开始使用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类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分析:害虫存在各种变异个体,这种变异是_的,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
5、而这种作用是_。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对害虫代代选择积累形成的。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探究一种解决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方法与措施:_。2、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_淘汰,这个过程称为_。3、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遗物和_。_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4、通俗的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_性。5、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遗迹和遗物。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_)2、通过生物的变异可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所以对于生物来
6、说,变异都是有利的。(_)3、生物的变异使之更适应环境,所以变异一定是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_)4、一窝小猪中有白毛猪和黑毛猪是一种动物行为。(_)5、鸟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降低,胚胎就暂时停止了发育。(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转基因植物油安全吗?某同学为此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请帮他完善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1)实验过程:将两个
7、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等量B料。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影响;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影响。(2)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_。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该实验中只选用1只小白鼠,这样做的
8、弊端是_。因而实验的结论可信度不高。2、芸苔素是我国应用较广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某实验室为探究芸苔素对陈化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备注:粮食由新到旧的过程俗称陈化),进行如下实验:以蒸馏水稀释配置浓度为001g/L的芸苔素醋溶液(BL)备用,选取保存两年的陈化水稻种子为实验材料(发芽率60%左右)。 实验分为A、B、C三组,每组选取大小均匀陈化水稻种子200粒,置100m l三角瓶中。 三组装置的种子,在浸种和催芽两个阶段,依据表格所示溶液别进行处理。 编号浸种溶液催芽溶液A001g/L BL溶液蒸馏水B蒸馏水001g/L BL溶液C蒸馏水蒸馏水按上述方法分别处理完后,以种子露白为发芽标准
9、,每隔24小时统计当日种子发芽数,计算每日发芽率。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绘制成曲线图如下。 请据图表回答问题。(1)水稻用种子繁殖的方式属_生殖。(2)该实验中,A、C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 (3)实验中减小误差的做法有:_(写出一点)。(4)在浸种阶段使用001g/LBL溶液,催芽后第5天,陈化水稻种子的发芽率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5)该实验的结论是:_。3、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取3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并得出探究结果。(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_取样,以提
10、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表格X处的数值应是_。品种结果甲品种花生乙品种花生长轴长度/毫米1214151822242628样品个数/个2420432052平均值/毫米X24(3)甲、乙两种花生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_不同造成的,而同一品种也存在差异是由于_等因素的影响。(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_。(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4、草地贪夜蛾(图 1 所示)是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1)据图
11、1可知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均为_发育(填写“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草地贪夜蛾生活史_时期啃食庄稼,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2)生产中常用天敌对害虫的控害能力评估防治效果。为评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下列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注:控害能力数值越大表明天敌对该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越好)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七星瓢虫的控害能力相对值1龄280.6532龄44.312由表1数据可知,七星瓢虫对_的防治效果更好。(3)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与七星瓢虫按表2所示比例组合,每种组合放置于相同规格的培养皿中、24小时后统计并综合A、B组数据,
12、得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捕食量,结果如图2所示。表2组别每个培养皿中草地贪夜蛾幼虫与七星瓢虫数量比例A组50:1100:1150:1200:1300:1400:1B组50:0100:0150:0200:0300:0400:0 表2-A组中的七星瓢虫均需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其目的是_。在有限的空间内,草地贪夜蛾存在一定的自然死亡及种内斗争,因此表2中设置B 组实验的目的是_。据图2可知,随着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_。(4)七星瓢虫在捕食时也存在种内斗争及干扰。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采用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_等因素,以达到最佳防控
13、效果。-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化石的概念: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不同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差别较大。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地球上各种生物并非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而是有早有晚,它们有的一直繁衍下来,有的却灭绝了。各类生物化石
14、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在最早形成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生物化石,说明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详解】A由分析可知,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系列也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B错误。C由分析可知,地层中生物化石按照一定顺序出现,C正确。D由分析可知,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历程,D正确。故选B。2、A【分析】此题考查对植物进化的认识
15、。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详解】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原始藻类植物。故选A。3、B【分析】马铃薯是块茎,将其分割成块种植,利用的是植物体的茎。【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将一块马铃薯(块茎)切成多块栽植到土壤可育出幼苗,这种繁殖是利用了植物体的茎来繁殖。故选B。4、D【分析】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
16、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详解】A、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生物的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B不符合题意。C、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C不符合题意。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AAaa)后代(Aa)只表现显性性状,后代会得到控
17、制隐性性状的基因,D符合题意。故选D。5、D【分析】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详解】在春季大多数鸟类进入了繁殖期,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很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为保证鸟类的正常繁殖,春天最好不能捕鸟。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诗体现鸟所处的时期是育雏期。故选D。6、B【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
18、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题图中纸带、各标记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DNA、基因、染色体。故选B。7、B【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详解】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体色与周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人教版八 年级 生物 下册 第七 单元 生物圈 生命 延续 发展 专项 测试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254822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