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章节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章节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章节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
2、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2、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不敢高声语”此处的“高”指说话声音响度大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B可以用超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C高架桥上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4、学习物理之后,小华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
3、桌的高度约B正常人的脉搏约每跳动1次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5、下表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7个音阶()音阶1 2 3 4 5 6 7 音名do Re mi fa so la si 频率/Hz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A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音调不同D声速不同6、以下事例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用“B”超探病C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7、小明把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发现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于是他认为液体是可以传播声
4、音的,对于“他认为液体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试验D分析论证8、如图所示,试管中加进适量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吹响;改变试管中的水量,听到发出的声音不同,其主要差别是()A响度B频率C音调D音色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城市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10、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中国空间站和地面课堂同步进行。在太空授课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王亚平老
5、师的声音听起来较“尖”,指的是声音音调较高B航天员之间在太空中可以像在地面直接进行交流C观众在收看视频时,三位航天员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处D我们不用看大屏幕就能分辨三位航天员的声音,是根据音色进行判断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_ 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指利用声音获得身体_ 的。2、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的发声装置_产生的,通过_传递到人耳的,提醒小强关门
6、。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能听出熟人的声音是由声音的_辨别的。3、由于声带的_使我们能够发出声音;舰艇上的声呐系统是利用了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定位。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实验装置,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响度与_有关;若在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人耳听不到音叉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_。5、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吹奏竖笛,笛声是由_振动产生的。移动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竖笛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笛声是通过_传入听众耳中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43.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
7、笛后3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2、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声呐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和探测暗礁。某护卫舰在太平洋执行任务时,从护卫舰水下探测窗由声呐发射器通过海水向岛礁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4s。求:护卫舰距离岛礁多少米?3、2020 年 11 月 10 日清晨,载有三名潜航员的“奋斗者”号从“探索一号”母船机库缓缓推出,被 稳稳起吊布放入水,4小时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下潜深度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求:(1)“奋斗者”号下
8、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结果保留1位小数)(2)海水中声速约1500m/s,“探索一号”母船从海面向此处海底发射超声波信号后,经多少秒可接收到回声?(结果保留到整数位)4、如图所示,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科学家们为了探测某处海底的深度,在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用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求:(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已知海水中声速是1500m/s)(2)能否利用声呐技术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5、有一艘轮船在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出声音信号,18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此处海水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声=1531
9、m/s)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方设计了几个声学实验,请你帮他写出结论或补充完整实验过程。(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钢质刻度尺,钢尺会发出声音,增大钢尺振动的幅
10、度,声音的 _变大;(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声音较 _(选填“高”或“低”),这是探究 _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错误;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D唢呐发出的声音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不属于次声,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声无小而不闻”,意思是说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三 世界 章节 测评 试卷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