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上).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上)为指导茶农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茶叶病虫害,控制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向市场提供无公害的优质茶叶,现将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农业防治1、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对当地主要病虫表现出良好抗性,提倡推广健壮的无病良种。2、茶园种植:推广遮阳网和大棚栽培。从外地引种时,不得将当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入。3、适时采摘:提倡机械化采摘,控制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等及部分芽叶病害。4、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可明显减轻毒蛾类害虫的危害;春茶后进行树冠改造,可减轻
2、长白蚧、黑刺粉恒的危害;秋末轻修剪可明显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5、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发生,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减轻叶类病害和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二)物理防治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少田间的发生量。2、人们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3、提倡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茶园杂草。(三)生物防治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主要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2、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核多角体病毒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害 茶叶 病虫 综合防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