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考历史备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全中考历史备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中考历史备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沟通了中外文明B.消除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促进了道教产生【答案】C【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杂居,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和交流。C符合题意;游牧民族内迁属于民族融合,不是外来文明。排除A;游牧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并不能消除民族矛盾,排除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与民族融合没有关系,排除D。故选C。2.古代巴渝地区独具特色风土人情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曾担任忠州(今忠县)刺史,喜爱巴渝一带的民歌竹枝歌,并创作竹枝词的唐代大诗人是A
2、.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刘禹锡【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担任忠州(今忠县)刺史,留下一百多篇诗文。白公祠系为纪念白居易,C符合题意;李白、杜甫和刘禹锡都没有担任过忠州(今忠县)刺史,A、B和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为严禁鸦片,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
3、枪,命令外4.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黄帝内经D.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各9卷,162篇,约14万字。它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战国至秦汉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排除;B项是明代手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著作,排除;D项是明代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故选C。5.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A.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B.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C.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教科书D.滨州
4、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近代出现的报纸有申报,近代创办的出版机构有商务印书馆,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有京师大学堂。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所以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属于科举制的范畴,不属于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变化,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是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6.某位科学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
5、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科学家是A.屠呦呦B.袁隆平C.邓稼先D.钱学森【答案】B【解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B正确;屠呦呦是我国医学家,因发明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A排除;邓稼先、钱学森是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著名科学家,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D排除。故选B。7.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二官八省”制度B.废除武士特权C.提倡文明开化D.推行租庸调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化”可知,近代日本向
6、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一方面仍被称为“老爷”,这是旧时代的称呼,另一方面“穿起
7、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A项不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C项不合题意;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9.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大河流域水源
8、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故D符合题意;适宜航行、交通便利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A;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C。故选D。10.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英国
9、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故D符合题意;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完成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
10、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和“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故A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项。故选A。12.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支船队在太平洋上有3个多月没有补充给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这支船队是A.哥伦布船队B.迪亚士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项符合题意;哥伦布船队穿越大西洋;迪亚士船队也是在大西洋航行,到达好望角;达伽马船队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由此分析AB
11、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始于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故A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排除B;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排除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排除D。故选A。14.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
12、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B.休养生息C.重农抑商D.科教兴国【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可知,这体现了北宋录取文士名额比武士多,重视文士,轻视武士,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5.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
13、依据所学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为“五胡”,他们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此时我国正处于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的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
14、题选B。16.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秦朝B.汉朝人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选C。17.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A.珍妮机的发明B.改良
15、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后,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情况,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8.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16、,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9.古希腊哲学成就实出,涌现出许多哲学家。其中,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是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所以A项符合题意;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17、,著有理想国,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 “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
18、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网络,在二战后出现的,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1.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符合题意;成吉思汗建立
19、的是蒙古政权,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阿保机建立的辽。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在(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选:B。23.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属
20、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A.神曲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D正确;神曲是意大利诗人的代表作,A排除;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BC排除;故选D。24.“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2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污染严重B.城市环境恶化C.食物严重短缺D.医疗技术落后【答案】B【解析】18311841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和利物浦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明显是由于工业生产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城市环境恶化,故选B;石油的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工业革命发展缓解了食物的严重短缺,排除C;工业革命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排除D。故选B。25.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
22、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606年,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科举制,故B符合题意;隋文帝统一全国,故A不符合题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故C不符合题意;武则天开创武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二官八省”制度B.废除武士特权C.提倡文明开化D.推行租庸调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化”
23、可知,近代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7.下列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成果中,诞生在清代重庆地区的是A.忠县的无铭阙和丁房阙B.大足的宝顶山石刻C.王尔鉴编修的巴县志D.程颐的伊川易传【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无铭阙和丁房阙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镇人民路。为东汉晚期双阙,宋代倒塌后修复,明代左阙也有过大修,A不符合题意;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B不符合题意;巴县志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备考 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