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 目的: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达到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其中包括方针、目标的评审。3 职责: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审阅各单位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编写评审报告,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3.3 全质办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各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3.4 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交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管理评审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纠正、预防、改进措施。4 工
2、作程序:4.1 管理评审计划4.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且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可结合内审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4.1.2 全质办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星期编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包括:a.评审时间;b.评审目的;c.评审依据;d.评审内容、范围及评审重点;e.参加评审部门(人员)。4.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投诉且连续发生时;c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
3、规定的审核时;f体系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4.2 管理评审输入内容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a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三方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b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及有效性;f可能影响公司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变化等;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其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
4、性评价。4.3 评审准备4.3.1 预定评审前,全质办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4.3.2 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负责管理评审资料的审核,准备必要的文件。4.3.3 全质办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4.4 管理评审会议4.4.1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作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和整改时间。4.4.2 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开展进一步的调查、验证活动。4.5 管理评审输出4.5.1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措施:a质量管理
5、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评价,包括产品过程审核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c人力资源方面调整,改进需求等。4.5.2 会议结束后,由全质办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总经理批准,由综合办印发到各部门监督执行。本次管理评审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4.6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全质办根据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4.7 如果评审结论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8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记录应由全质办按记录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等。5 相关文件: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6 相关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
限制150内